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乐府诗集》是由宋郭茂倩编撰,出现在《诗经》、《楚辞》、《昭明文选》、《文苑英华》之后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收录了宋前乐府诗的集大成之作。该书收集整理了汉魏至唐五代乐府诗,对乐府诗作了合理分类、精心编排,并引用了大量资料,对各类曲调的源起、演变,也作了精审的考订。全书共一百卷,共收宋之前的乐府诗五千二百九十首,其中没有明确注明作者的诗歌约一千四百九十七首,因此笔者试图从这些无主名作品,即由人民大众所创造的民间古辞中摘录一部分来分析郭茂倩的民间文艺观。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从选题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郭茂倩民间文艺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论文首先对宋代的民间文学现象做简要介绍,接着对当时社会乐府歌辞的汇编传统做了细致的分析,同时收集了部分关于郭茂倩家世的情况,并对《乐府诗集》的产生和分类原则做了详细的叙述,形成了完整的文化背景体系。本文紧接着开始对郭茂倩的民间文艺思想进行探讨。第二章从收录作品与作品分类上来分析郭茂倩对收录民间歌辞的重视,根据《乐府诗集》对《元嘉正声技录》和《古今乐录》中民间歌辞的收集整理情况来分析郭茂倩的民间文艺思想,从郭茂倩编纂《乐府诗集》的体例来详细阐述编者是如何分清宫廷礼乐与民间礼乐、文人诗歌与民间诗歌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三章呈现了郭茂倩收录民间乐府歌辞的意义。从民间歌辞对民众现实生活的体现和对民众真实情感的表达两方面做了具体分析。第四章从话语空间和主体分类两方面对《乐府诗集》的体例安排做了探讨。最后对郭茂倩的民间文艺思想做出客观的总结,从对后世的影响、价值和局限性三方面来做具体阐述。总之,这部诗歌总集中具有民间性的诗歌作品代表了中国民间文学史的一个重要段落,也代表了中国民间文学史上的一种重要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