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妊娠期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查阅电子病历,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7780例孕妇病例资料,其中自然妊娠15280例,合并输尿管结石53例,平均年龄(25±4)岁;辅助生殖2500例,合并输尿管结石2例,平均年龄(32±5)岁。记录合并输尿管结石孕妇的年龄、文化程度、孕期、泌尿系感染、临床症状、治疗方式、孕前腹部或泌尿系超声检查等观察指标;统计孕前泌尿系超声检查应用率、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发病率,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其在自然妊娠与辅助生殖孕妇有无显著性差异;分析妊娠期输尿管结石与孕妇年龄、文化、孕周的关系,以及发病期的临床特点、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对孕期输尿管结石临床症状控制的效果,归纳妊娠期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案。结果:17780例孕妇中除辅助生殖的2500例在孕前检查中接受过一次以上腹部或泌尿系超声检查外,其余孕妇均无超声检查;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发病率在辅助生殖与自然妊娠组分别为0.08%(2/2500)、0.35%(53/15280),两组在孕前泌尿系超声应用率、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发病率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自然妊娠组年龄<26岁段,随孕育年龄的降低孕期输尿管结石发病率增高,而年龄>35岁段,随孕育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增高;妊娠输尿管结石在不同孕期间的发病率也存在差异,妊娠18~28周者发病率较高,约占76%(40/53);孕妇文化程度不同,发生输尿管结石的比例也有不同,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者相对较高,占67%(36/53);结石合并泌尿系感染者89.09%(49/55),其中并发急性肾盂肾炎、高热34.54%(19/55),少数发展到感染性休克3.63%(2/55)。55例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孕妇中36例经单纯非手术治疗后症状持续控制,顺利分娩,19例经非手术无效后接受手术治疗,以局部麻醉下输尿管内支架植入为主,约占68.42%(13/19),术后症状均持续缓解到产后。非手术治疗组与手术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持续控制与再发生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非手术组疗效低于手术组。结论:妊娠期输尿管结石总体发病率较低,但对母胎影响较大,孕前泌尿系超声筛查有助于降低其发病率;小于26岁与大于35岁年龄段孕妇、低文化程度孕妇,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发病率相对较高,其发病时间多集中于妊娠中期,多伴泌尿系感染。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多数可通过非手术治疗控制症状,治疗效果较差者,局部麻醉下行输尿管内支架植入术可视为优选方案,能够有效控制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