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晚播及秸秆覆盖对加工番茄生理生态效应的影响。分析晚播及晚播秸秆覆盖对加工番茄生长发育、植株形态、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鲜果品质的影响。明确限制晚播加工番茄产量提高的主要障碍因子,为加工番茄的晚播晚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以里格尔87-5为试验材料,设置了晚播期、秸秆覆盖和种植方式3因子试验。播期设置为3个:4月25日(CK),5月10日和5月20日;覆盖处理设置4种:裸地(L)、裸地+秸秆(L+J)、覆膜(F)和覆膜+秸秆(F+J);种植方式分为直播和育苗移栽。 【结果】(1)直播和移栽加工番茄植株完成各生育期的总天数随着播期的推迟而减少,尤其是5月20日显著降低,总天数较正常播期减少28天和25天。覆盖秸秆后直播和移栽加工番茄完成各生育期的总天数并没有增加。(2)直播和移栽植株干物质积累在适播期最高,随着播期的推迟,干物质积累量逐渐降低。覆盖秸秆后干物质积累有所增加,但仍低于适播期。秸秆覆盖对5月10日移栽和直播干物质积累影响较大,对5月20日影响较小,表明随着播期的进一步推迟,秸秆覆盖对干物质的调控效应明显降低。(3)移栽和直播单株产量以适播期最高,分别为4498.2和3955.9g/株,显著高于其他播期。覆盖秸秆后单株产量增加。秸秆覆盖对5月10日移栽和直播植株产量影响明显,对5月20日影响较小,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秸秆覆盖对产量的影响降低。秸秆覆盖对移栽产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平均单果重的显著增加,而对直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单株有效结果数的明显变化。(4)F处理5cm地温可达48.3℃,温差高达27.4℃,平均温差为15.7℃。F+J和L+J处理5cm温差最高达12.1和16.5℃,平均温差为8.8和7.7℃。在出苗-盛花初果期,5cm和10cm土层日平均温度表现为F>F+J>L>L+J,F处理5cm和10cm土层温度保持在30-35℃,其他处理则保持在20℃-30℃之间。(5)3种不同留茬高度处理5cm和10cm土层日平均温度以10cm留茬高度处理最高,最低为0cm留茬高度处理。0cm、10cm和20cm留茬高度处理5cm土层日平均温度分别为25℃、27.8℃和25.7℃,10cm留茬高度处理5cm土层温度分别较0cm和20cm留茬高度处理高2.8℃和2.1℃,0cm和20cm留茬高度处理间变化不大,仅相差0.7℃。(6)无论是冬麦茬还是春麦茬,干物质积累和产量亦以10cm留茬高度处理最高,且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由于7月10日移栽植株果实没有成熟,因此,表3-7为冬麦茬移栽加工番茄产量。 【结论】晚播条件下加工番茄生育期缩短,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显著降低,主要是由不同生育时期内的温光差异造成。适播期是获得高产的关键,晚播对产量影响较大,晚播期对单株有效结果数影响显著,对平均单果重的影响较小。秸秆覆盖可促进移栽和直播加工番茄植株生长,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增加。秸秆覆盖使移栽植株平均单果重增加显著,使直播植株单株有效结果数明显变化。随着播期的进一步推迟,秸秆覆盖的调控效应明显降低。晚播条件下番茄红素、Vc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可溶性酸升高,品质降低。秸秆覆盖后Vc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可溶性酸含量降低,使得糖酸比值显著升高,改善了果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