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SFV的感染引起猪的急性、热性、出血性传染病,对生猪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ASFV疫苗的研究仍是停滞不前,其感染发生的具体机制和感染之后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亦没有解释清楚。有研究显示,ASFV减毒活疫苗可以产生强力的保护,与其激活T细胞免疫反应有关。但是该类疫苗应用的安全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然而,对于开发其他类型ASFV疫苗的关键是筛选到能够激活T细胞免疫反应的保护性抗原。至于筛选ASFV关键抗原,众多的研究均是基于ASFV蛋白免疫猪来筛选,可能得不到真正ASFV感染后而产生保护力的蛋白。因此,使用ASFV感染幸存猪筛选保护性抗原的方法更为科学。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对参与激活ASFV特异性T细胞免疫的关键蛋白进行筛选,结果显示p30、pp62、p72和CD2v蛋白都参与了ASFV感染幸存猪的T细胞免疫应答,其中p72蛋白的激活能力最强。随后,对p72蛋白的T细胞表位进行全面扫描,利用ASFV感染幸存猪的PBMC通过ELISPOT鉴定到三条高频阳性表位并构建猪白细胞抗原(SLA)-四聚体来检测ASFV特异性T细胞。最后,利用SLA-四聚体和ELISA方法比较ASFV感染猪和幸存猪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结果表明,ASFV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在感染期间逐渐增强且在感染后期达到高峰,而幸存猪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降低;在ASFV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中也观察到类似的趋势,但是幸存猪中的体液免疫反应达到高峰。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为ASFV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研究和ASFV疫苗的开发提供了关键信息。COVID-19自暴发以来,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已有多款SARS-CoV-2疫苗临床使用,但是,SARS-CoV-2的突变体仍旧不断出现并给现有疫苗的保护力构成威胁。m RNA疫苗作为新型的疫苗形式,首次在对抗COVID-19中被批准临床使用。目前已经有两款m RNA疫苗上市,其三期临床数据报道其有效性超过90%,是目前有效性最高的疫苗,充分证明了m RNA疫苗平台的优势。但是以上两款m RNA疫苗均是以S蛋白为靶蛋白而开发,鉴于SARS-CoV和MERS-CoV疫苗有ADE现象的报道,而有研究显示受体结合域(RBD)作为抗原免疫可以产生更少的非中和抗体。因此,开发RBD为靶蛋白的疫苗更为安全。RBD蛋白其分子量较小、免疫性小,不容易激发免疫反应是其受限使用的问题之一。但是有很多研究显示,开发纳米颗粒抗原可以大大提高蛋白的抗原性。因此,为了增加RBD的抗原性,本研究选择纳米颗粒抗原展示RBD蛋白来开发SARS-CoV-2疫苗。在本研究中开发了编码SARS-CoV-2三聚化受体结合域(RBD)蛋白的m RNA疫苗(T-RBD)以及三聚化RBD融合铁蛋白形成自组装纳米颗粒的m RNA疫苗(TF-RBD)。在小鼠上进行免疫评价后,结果表明,TF-RBD与T-RBD相比,产生更加强劲和持久的体液免疫,以及Th1偏向的细胞免疫。再者,在SARS-CoV-2活病毒攻毒保护实验中,采用两剂低剂量TF-RBD的免疫即可以给h ACE2基因转导小鼠提供保护。此外,TF-RBD的m RNA模板可以简单、快速地改造成SARS-CoV-2突变体疫苗。最后,将WT和两种突变体m RNA疫苗做成多价疫苗来免疫小鼠并体外评价交叉中和能力,结果显示TF-RBD多价疫苗产生广谱的中和抗体对抗WT、Alpha(B.1.1.7)和Beta(B.1.351)突变体假病毒。总的来说,基于编码自组装纳米颗粒三聚体RBD m RNA疫苗的设计策略为m RNA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