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FV特异性T细胞表位的筛选以及SARS-CoV-2 mRNA疫苗的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fu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SFV的感染引起猪的急性、热性、出血性传染病,对生猪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ASFV疫苗的研究仍是停滞不前,其感染发生的具体机制和感染之后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亦没有解释清楚。有研究显示,ASFV减毒活疫苗可以产生强力的保护,与其激活T细胞免疫反应有关。但是该类疫苗应用的安全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然而,对于开发其他类型ASFV疫苗的关键是筛选到能够激活T细胞免疫反应的保护性抗原。至于筛选ASFV关键抗原,众多的研究均是基于ASFV蛋白免疫猪来筛选,可能得不到真正ASFV感染后而产生保护力的蛋白。因此,使用ASFV感染幸存猪筛选保护性抗原的方法更为科学。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对参与激活ASFV特异性T细胞免疫的关键蛋白进行筛选,结果显示p30、pp62、p72和CD2v蛋白都参与了ASFV感染幸存猪的T细胞免疫应答,其中p72蛋白的激活能力最强。随后,对p72蛋白的T细胞表位进行全面扫描,利用ASFV感染幸存猪的PBMC通过ELISPOT鉴定到三条高频阳性表位并构建猪白细胞抗原(SLA)-四聚体来检测ASFV特异性T细胞。最后,利用SLA-四聚体和ELISA方法比较ASFV感染猪和幸存猪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结果表明,ASFV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在感染期间逐渐增强且在感染后期达到高峰,而幸存猪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降低;在ASFV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中也观察到类似的趋势,但是幸存猪中的体液免疫反应达到高峰。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为ASFV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研究和ASFV疫苗的开发提供了关键信息。COVID-19自暴发以来,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已有多款SARS-CoV-2疫苗临床使用,但是,SARS-CoV-2的突变体仍旧不断出现并给现有疫苗的保护力构成威胁。m RNA疫苗作为新型的疫苗形式,首次在对抗COVID-19中被批准临床使用。目前已经有两款m RNA疫苗上市,其三期临床数据报道其有效性超过90%,是目前有效性最高的疫苗,充分证明了m RNA疫苗平台的优势。但是以上两款m RNA疫苗均是以S蛋白为靶蛋白而开发,鉴于SARS-CoV和MERS-CoV疫苗有ADE现象的报道,而有研究显示受体结合域(RBD)作为抗原免疫可以产生更少的非中和抗体。因此,开发RBD为靶蛋白的疫苗更为安全。RBD蛋白其分子量较小、免疫性小,不容易激发免疫反应是其受限使用的问题之一。但是有很多研究显示,开发纳米颗粒抗原可以大大提高蛋白的抗原性。因此,为了增加RBD的抗原性,本研究选择纳米颗粒抗原展示RBD蛋白来开发SARS-CoV-2疫苗。在本研究中开发了编码SARS-CoV-2三聚化受体结合域(RBD)蛋白的m RNA疫苗(T-RBD)以及三聚化RBD融合铁蛋白形成自组装纳米颗粒的m RNA疫苗(TF-RBD)。在小鼠上进行免疫评价后,结果表明,TF-RBD与T-RBD相比,产生更加强劲和持久的体液免疫,以及Th1偏向的细胞免疫。再者,在SARS-CoV-2活病毒攻毒保护实验中,采用两剂低剂量TF-RBD的免疫即可以给h ACE2基因转导小鼠提供保护。此外,TF-RBD的m RNA模板可以简单、快速地改造成SARS-CoV-2突变体疫苗。最后,将WT和两种突变体m RNA疫苗做成多价疫苗来免疫小鼠并体外评价交叉中和能力,结果显示TF-RBD多价疫苗产生广谱的中和抗体对抗WT、Alpha(B.1.1.7)和Beta(B.1.351)突变体假病毒。总的来说,基于编码自组装纳米颗粒三聚体RBD m RNA疫苗的设计策略为m RNA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教学改革力度的加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确定,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育部要求教学工作者们调整现有教学模式,将以学定教、因材施教教学理念全面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在小学教学阶段,数学学科一直都是抽象系数较高难度系数较大的学科,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展露出的问题也更多。为更有针对性的施教,以学定教教学方式势在必行。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以学定教策略展开分析讨论。
文章从汉语联绵词字形入手,分析探讨记录联绵词的汉字字形由记音到表义功能的演变,并以充分例证进行深入阐述;说明在汉字表义本质的影响下,联绵词这一特殊语言现象,不仅仅是"义存于声",而且还是"义存于形"的。
<正>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此《意见》指导下,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开始落实“双减”工作,推动减负行动进入新常态。作为“双减”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课后服务势必要贯彻落实减负理念,促进学校育人属性的回归。
期刊
<正>时至今日,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已然迈入了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各个领域的发展成果斐然,其关键点就在于文化自信。唯有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才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走进世界中央舞台的过程中稳固自身地位。本文基于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丰富内涵的解读,论述了其现实意义,并就相关方面的实现进路进行了探究。文化自信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略
期刊
以喜马拉雅山区公路桥涵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典型病害调查数据,系统论述了喜马拉雅山区公路桥涵病害类型、发育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病害整治措施建议。调查结果显示,喜马拉雅山区公路桥梁上部结构梁板铰接缝与翼缘渗水泛碱病害和桥面铺装病害较为普遍,病害率分别为25%和42%。下部结构的桥墩病害主要表现为基础冲刷(12.5%)、桥台台前护坡和耳墙破损(25%)以及桥台背墙渗水、腐蚀、掏空(29.17
设计了在普通试验机上进行棒材和线材加工硬化指数n值测试与表征的方法,得出SWRCH6A~10A系列冷镦钢加工硬化影响因素,以及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显微组织与n值的相关性,研究出n值的各项合理控制指标。所得结果可以指导生产工艺的设计与优化,使每位试验人员均可在任何拉伸试验机上获得材料的加工硬化指数。
背景:前牵引治疗能有效改变儿童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的颅颌面结构关系,同时也改变了颞下颌关节结构。但是关于前牵引颞下颌关节改变和颅颌面变化的相关性,尚无确切研究结果。目的:分析儿童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前牵引矫治前后牙颌面改变与颞下颌关节改变的相关性,探讨前牵引矫治对儿童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儿童骨性Ⅲ类错(牙合)29例,男16例,女13例,年龄8-11岁,对前牵引矫治前后牙颌面
利用室温与高温拉伸实验,探究了GH3128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形行为与微观组织演变规律,发现在温度为1050℃、应变速率为1 s-1的条件下材料仍具有较好的硬化能力,且变形均匀。构建了GH3128合金室温和高温两套唯象本构模型:室温模型包括Ludwik模型、Ludwik简单修正模型和Ramberg-Osgood模型,高温模型包括Fields-Backofen(FB)模型和Johnson-C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