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罗哌卡因20ml和0.5%罗哌卡因30ml用于肌间沟臂丛阻滞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比较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cu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比较0.75%罗哌卡因20ml和0.5%罗哌卡因30ml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药效和药代动力学,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44例ASA分级I-II级接受单侧上肢手术患者,按随机双盲方法分成两组,在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分别给予罗哌卡因150 mg,其中I组予0.5%罗哌卡因30ml;II组予0.75%罗哌卡因20ml。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后30分钟内生命体征、两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情况、镇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中各随机抽取12名患者,阻滞前及阻滞后2、5、10、15、20、30、45、60、90、120min抽取静脉血2.5ml,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罗哌卡因血浆浓度,DAS软件分析药代动力学参数。   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均满意,均未发生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两组间桡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30分钟内各神经完全阻滞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I组的镇痛时间为(567.9±196.5)min,长于II组的(451.7±139.5)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4)。II组的药物峰浓度Cmax[(1.986±0.588) ug/ml]明显高于I组[(1.460±0.511) ug/ml] (P<0.05),同时II组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 [(154.654±43.352)ug/ml/h]也明显高于I组[(122.167±25.433)ug/ml/h] (P<0.05)。而达峰时间Tmax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阻滞使用0.75%罗哌卡因20ml和0.5%罗哌卡因30ml在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上具有相似的麻醉效果,但使用0.5%罗哌卡因30ml可以延长镇痛时间,并产生较低的血药峰浓度,可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更适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PHC)对百草枯(PQ)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PQ组和PHC组(n = 24),3组均再分6 h,24 h
幼儿园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幼儿还比较怀念妈妈的味道,对身边发生的事情也许会出现好奇也或许出现害怕的想法。幼儿园是这个阶段的幼儿温暖的避港,在幼儿园中教
目的: FTY720是由ISP-1经化学修饰而成的,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本文旨在观察FTY720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疗效,并比较它们与环孢素A疗效的差异,以研究FTY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