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共享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新的尝试和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网络病毒、网络钓鱼和非法信息内容等网络安全问题也日趋突出。为此,国内外进行了许多相关的研究,包括密码学、信息隐藏、可信计算等等,但是绝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基于现有开放的Internet架构,没有从体制上根本解决网络的信息安全问题。不同于传统的单一结构互联网,非对称信息网络是具有内容理解和安全数据广播信道的双结构网络。借助非对称信息网络中数据广播信道特有的安全性,在研究了相关UCL-S规范和可信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UBTC可信服务模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UCL—S安全语义规范。针对网页数据的完整性度量、来源认证以及信息内容的可信度评估,实验研究设计了网页信息数据的UCL-S弱、中、强三层语义域的规范,并对创作者、发布者、关键词和标题四个UCL-S字段的长度进行了实验确定。
(2)基于UCL-S的完整度量算法和内容可信度评估算法。通过UCL-S动态值的引入,改进了只有32步循环处理过程的UHA512完整度量算法。另外结合UCL-S语义向量和广播构建的中文语料库设计了网页信息内容的可信度评估算法。
(3)在UCL-S实验规范和可信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UBTC可信服务模型。模型中,首先在非对称信息网络的服务端标引信息数据的UCL-S语义;然后由安全数据广播信道主动推送给用户;最后用户终端通过获取的UCL安全语义标签建立本地UCL-S数据库,实现网络信息数据的完整性度量、来源认证和内容可信度计算,从而保证网络信息服务的安全可靠。
实验结果证明了UBTC可信服务模型在UCL-S的安全传输、完整性认证准确率、来源认证精度和内容可信度评估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网络可信服务探索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