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电影的冲突主题与分裂美学特征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ben19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论当下的话语电影,李安是个绕不开的名字。从1991年《推手》公映引起世人注意,直至2007年藉《色,戒》第二次摘取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大奖并引发全球热议,李安及其电影已被人称为“李安现象”。李安取得耀眼夺目的成功,尤其是作为第一个在好莱坞拿到最佳导演奖的华人导演,成为当下研究的焦点。他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理解。目前,关于李安电影的研究,多数集中在中西文化融合的领域,通过追寻李安复杂的文化经历和所处的时代因素,去探讨处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李安是如何融合中西文化、如何创作等问题。   如果绕开文化分析的模式,选择另一个角度去分析李安对电影的贡献的话,性别诗学是一个正合适的角度。因为,截止目前,关于李安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的研究,几乎是缺失的。因而,选取性别诗学作为论文的理论支点,本文从理智与情感的冲突主题切入,探讨李安在表达冲突主题时候所呈现出的性别立场,从他对权力的剥落和主体性的架构中,去分析电影文本中的李安的创作特点及其电影美学特征。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寻根文学”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文学创作流派,而且也是新时期文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它的生发一方面是源于20世纪80年代国内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国外一些因素的刺激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和城市景观设计行业的发展,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无论城市的规划建设、旧城改造还是专业街区的景观设计、居住小区的公共空间还是公园和广
海子彗星般的诗歌生涯、独特的意象构造、神话般的诗歌帝国构成了当代中国诗歌史上令人眩目的景观。海子的诗之所以震撼人心、具有恒久魅力,其根源在于其诗歌所蕴含的浪漫主义
本文以《韩非子》寓言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韩非子》寓言的创作成就与创作方式,个性特征及其文学价值,全文主要由三章构成:   第一章论述韩非寓言的创作成就与创作方式。从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