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作为珍贵水产鱼类之一,深受各地消费者的喜爱,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网箱养殖的重要经济鱼类。鉴于斜带石斑鱼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营养价值,保护其生长环境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发展,海上航运、石油与天然气的勘测与开发、海上风电场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造成海洋环境噪声日益增加,而海洋水下噪声对鱼类的行为和生理上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探究噪声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并采用积极有效的方法减少影响是当前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本研究调查了湛江新寮岛风电场区域的噪声情况,并在试验室中构建一个正弦波纯音(600 Hz,130 dB relμPa)水下声场,对斜带石斑鱼进行了声胁迫的模拟试验。试验探讨了斜带石斑鱼在一定时间内的声胁迫下,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活性变化和肝脏抗氧化能力、Hsp70的表达情况、病理学变化的影响,以此评估声胁迫对斜带石斑鱼生理生化的影响,为鱼类的声学保护提供科学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检测斜带石斑鱼在声胁迫下血清中ACP、AKP、GPT、GOT酶活力随胁迫时间变化情况,以探讨鱼体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对声胁迫的响应。结果显示,声胁迫前期,斜带石斑鱼血清中ACP、AKP、GPT、GOT酶活力均呈不同程度的变化;120h后,ACP、AKP、GPT、GOT酶活力均趋近于对照组,表明声胁迫对鱼体产生应激反应,对其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损伤在一定时间内可随着时间的延长而自行调节恢复。2、试验通过测定斜带石斑鱼在声胁迫下肝脏中SOD、CAT酶活力和MDA浓度随声胁迫时间变化的情况,探讨声胁迫对鱼体抗氧化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声胁迫前期SOD、CAT酶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MDA浓度则下降;后期,CAT酶活力变化不大,SOD酶活力和MDA浓度则呈波浪式下降且略高于对照组。表明了声胁迫使斜带石斑鱼产生氧化应激。3、声胁迫后肝组织胞质内脂质含量升高,肝细胞出现肝窦间隙增大,肝板消失,细胞核偏移甚至消失等变化。在试验周期内,各组肝组织均未见明显的增生、坏死、炎症以及纤维化等病理改变。表明噪声产生的压力会使斜带石斑鱼肝脏组织产生一定的损伤,但是否会影响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还需进一步延长声胁迫时间的试验探究。4、Westem Blot结果显示,经声胁迫后,Hsp70的表达量均比胁迫前(0h)水平高,在12、120h时,有显著性差异。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阳性细胞呈点状或局灶状分布,48 h时部分肝细胞出现Hsp70转移至核内形成的棕黄色凝聚体,表明声胁迫对鱼体肝脏组织细胞产生了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