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的中国,电视类型不断丰富,电视产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电视娱乐迸发的经济活力日新月异,其中电视真人秀已经发展到内容生产、推广营销、产品附加值延伸等产业链不断拓展和丰富的产业化阶段,电视的经济属性逐渐清晰,产业“经济人”的诸多弊端也开始显现。同时,伴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电视真人秀一方面面临着其他国家优秀节目内容的市场挤压,不断消耗国内受众对中国原创真人秀的期待和耐心,特别是兴起从韩国引进版权节目之风,国内电视台纷纷上演模仿秀,与版权打起了擦边球;另一方面真人秀节目数量的增多造成电视娱乐功能占比的扩大,掩盖了电视公共服务和文化消费的功能,电视的影响力被娱乐消解。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政府干预出现的充分条件。当然,电视娱乐产业的充分开发是电视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同时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对中国电视的特殊属性提出了挑战,传统的政府干预已经不再适用,对于管理电视真人秀而言存在“角色”和“度”上的问题。以政府为主体,通过有针对性的路径优化,寻求政府干预电视真人秀发展的政策路径,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介绍了研究的现实和理论背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的目标,进行了国内外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是围绕中韩电视真人秀的发展进行的基础资料整理。对2012-2017年从韩国引进的电视真人秀节目进行了数据统计,通过对电视台和真人秀节目发展的梳理,并分析韩流进击中国市场的背后原因。第三部分是对中韩两国政府干预措施和政策的对比分析。在肯定了政府干预是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的基础上,分析两国政府具体手段和方式的不同以及中国政府干预措施上的不足。第四部分是政府干预电视娱乐产业的有效性及类型分析,通过现状分析追溯举措的有效性,并对现有的政府干预进行角色和类型的定义分类,指出在现有模式下未能解决的现实问题。第五部分是将政府干预放入中国语境,具体分析中国电视的特殊性,使解决对策更加有的放矢。为了解决政府干预在“角色”和“度”上的问题,学习韩国政府的相对优势,提出适合中国电视娱乐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包括承认市场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有限的政府干预体现在完善政策法规、深化主体融合和引导审美救赎上,以期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平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重塑电视的公共服务和文化消费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