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泛发性色素异常症(dyschromatosis universalis hereditaria, DUH)是一种少见的孟德尔遗传性皮肤病,临床上以全身泛发性色素异常伴多系统损害为特征。该病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2003年贺林等首次将显性遗传DUH的致病基因定位在6q24.2~q25.2区域,隐性遗传DUH的致病基因定位在12q21~q23区域,其致病基因尚未分离,目前课题组在一个泛发性色素异常症家系中应用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已经将共分离区域定位在2号染色体区间内,这就更提示该病具有很强的遗传异质性。实验目的:①采用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及外显子测序相结合的方式,分离DUH的致病基因。②通过表达及其亚细胞定位结合模式、生物斑马鱼体内实验检测致病变异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阐述疾病的发病机理。实验方法:①应用Illumina-660K_Beadchips芯片技术对这12个样本进行全基因组分型,应用Merlin软件进行连锁分析;采用Agilent最新的外显子捕获试剂盒;②进行外显子捕获;信息获得后生物信息分析,筛选候选致病变异;③采用Sanger测序法进一步验证,检测基因突变位点。④利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和模式动物斑马鱼等实验技术手段,分析致病基因的表达水平,对其功能进行初步探索。实验结果:连锁分析与外显子测序结果分析找到的13个可能的致病变异比对,经Sanger测序验证后筛选致病基因ABCB6,RT-PCR、免疫组织化学和模式动物等实验表明ABCB6是DUH的致病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