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经济学界的广泛重视。最优融资结构有助于公司经营者制定出合理的举债经营决策,有助于公司提高经营效率。合理的融资结构对公司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农业类上市公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成为连接资本市场和农业产业化的载体,为农业建设提供大量的资金、具有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农业类上市公司出现整体经营业绩不佳、资产负债率不合理、债务内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类上市公司的发展。不合理的融资结构,深刻影响着农业类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而制约公司经营效率的提高。因此,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特征如何,哪些因素影响农业类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成为本文关注的重点。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形成的结论如下:(1)选取沪深证券交易所2004—2008年的农业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其融资结构的基本特征,得出农业类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不合理;债务内部结构不合理;具有先外源融资后内源融资的融资行为。(2)从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发展能力、资产结构、非负债税盾、变现能力、税收、产品独特性八个方面选择了17个指标研究它们对农业类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影响,得出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变现能力是影响农业类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主要因素。(3)得出固定资产比率与负债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与理论假设不符。针对这一研究结果,为了找出原因,以流动负债率、长期负债率为被解释变量,再次进行逐步回归。得出固定资产比率与流动负债率呈负相关关系,与理论预期的结果相反。但回归结果显示,固定资产比率与长期负债率在5%的水平上正相关,与理论预期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