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致使移动构式的认知加工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gadord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式语法是脱胎于认知语言学的一种语言学研究方法。构式语法认为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构式,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配对。本文主要根据Goldberg(1995)的构式语法理论,通过两个实验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致使移动构式的认知加工。本文有两个研究问题:1).实验一探索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句子理解的过程中是否具有构式意识以及构式对不同语言水平的英语学习者的句子理解是否具有什么不同影响?2).实验二探索致使移动构式的五种不同构式意义在中国英语学习者句子理解过程中是否具有什么不同影响?针对研究问题我们提出假设:1)根据构式语法理论,构式在句子理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句子的理解受构式的影响,而且学习者水平越高,在句子理解过程中越容易受构式影响。2)Goldberg(1995)提出致使移动构式具有五种不同的构式意义,其中一个是核心意义,另外四个是由核心意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因此,致使移动构式的五个构式意义及其相似,而且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句子理解过程中可能不太会明显区分致使移动构式的五种构式意义。实验采用E-prime软件,实验数据通过SPSS分析。实验结果分析显示:在高、低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中句子的理解并没有预期的受构式影响,而且致使移动构式的五种不同构式意义也没有对致使移动构式的理解产生明显的影响。也就是说,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理解致使移动构式时,致使移动构式的启动效应并没有体现出来,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被试者态度和水平等。但是构式在句子理解过程中的作用不能否定,这就给我们二语教学提供了一些启示,加强学生对构式的理解有助于提高中国的二语教学水平。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邮件因为其方便快捷等特点不可避免的取代了其他传统通讯手段,成为了现代人类普遍使用的重要通讯方式。如今,校园内越来越多的学生也被要求使用
学术写作在学生的研究和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往往由其学术论文的质量高低决定。高质量学术论文应具备结构紧凑、逻辑严密的特点,词汇的使用也应规范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许多富有中国特色的词汇不断涌现,包括时事政治、经济建设、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每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会回顾总结中国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