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中最统一的一门学科的话,几何是其中存在较大差异的部分。教科书在课程实施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一个国家的教科书编写水平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的教育水平。在实际教学中,教科书无论在学生学习还是在教师教学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初中数学教科书中几何知识编排为切入点,将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华东师大出版社和日本兽林馆的初中数学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从几何部分的广度、概念和命题所呈现的几何思维水平、命题的推理方式作为研究的维度,发现2个国家3个版本教科书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1.初中数学教科书的内容广度上,两国教科书各有千秋,日本教科书相对于中国教科书在立体几何部分,内容涉及的较多。而我国教科书在平面几何部分无论是概念和命题的数量,均多于日本;2.在几何知识的思维水平方面,我国初中教科书高于日本教科书,特别是7年级。我国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华东师大版教科书的几何思维水平明显高于人教版教科书。两国教科书的几何知识的思维水平年级间的跨度都较大;3.在命题引入的推理方式,三个版本教科书都重视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但是,我国教科书比日本教科书更加重视合情推理。相对于日本教科书,我国教科书更加重视几何实验的作为一种引入的方式;4.在几何知识的编排的体系上,日本教科书更加重视几何教育的思维训练的价值,我国教科书更加重视学生正确合理几何知识的建构;5.概念的学习,我国教科书更加重视概念的生成,日本教科书更加重视概念的同化。最终提出初中数学教科书几何知识呈现的编制的一些建议:要重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8年级的内容的选取与编制;在概念和命题的呈现方面,应重点考虑几何概念本身的特点、所处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思维特点,防止矫枉过正;概念呈现时,应该注意初中和小学的衔接问题;在几何推理时,推理形式在充分体现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时,应注重学生进行演绎推理思路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