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卵母细胞生发泡染色质构型的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BN_cntj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哺乳动物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已取得长足的进展,但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尽管在成熟培养前对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进行严格的选择,但是即使从同一个卵巢收集的卵母细胞其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双线期的时相也各不相同,因而从不同个体的卵巢、不同大小的卵泡内收集的卵母细胞实际上是异质的。这很可能是卵母细胞IVM质量差异较大,造成体外胚胎发育能力差的原因之一。本实验应用荧光显微镜研究了山羊不同大小、健康程度卵泡来的和体内、外发育不同时间卵母细胞生发泡构型以及在此期间RNA合成情况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 1 采用活体荧光染料Hoechst 33342对山羊生发泡进行观察,根据染色质构型及核仁大小将其分为8种形态:GV0、GV1、GV2(GV2-1、GV2-2)、GV3(GV3-1、GV3-2)GV4和GVBD。 2 腔前卵泡卵母细胞生发泡都为GV0期;直径为0.5-0.8mm卵泡卵母细胞都为GV1期;随着卵泡的发育,GV3期卵母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3 体外成熟过程中,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GV1,GV2及GV4的比率有所下降,而GV3和GVBD的比率明显上升。 4 健康卵泡中GV3的比率显著高于闭锁卵泡,而闭锁卵泡中GV4和GVBD的比率显著高于健康卵泡。 5 随着卵泡直径增大,卵母细胞核仁直径逐渐变小。 6 体内注射FSH和hCG后的排卵前卵泡卵母细胞生发泡染色质构型主要为GV3,其中GV3-1占绝对优势,而GV3-2的比率较低。 7 直径为0.5-0.8mm的卵泡卵生发泡内RNA大量合成,1-3mm卵泡中RNA合成较减弱,而>3mm卵泡内卵母细胞RNA合成结束。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Nissl染色法、视神经溃变试验和神经元逆行追踪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标记荧光追踪染料DiI的技术,分析比较了不同日龄北京鸭视网膜节细胞层细胞的大小、形态类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工农业生产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镉污染尤其对生殖系统,呈现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毒性作用。本研究首先探索了氯化镉对雌性鸡胚卵巢生殖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