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任管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路由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ji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随着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微机电技术的高速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这三项技术的集成,迅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并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事、工业控制、农业自动化、医疗卫生等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通常工作在高度开放区域甚至无人区,很容易发生恶意节点入侵网络或合法节点被捕获等攻击。由于节点资源受限,很多针对传统网络的安全机制都无法满足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需求,因此,如何保证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多要素信任管理机制,然后基于该机制,设计了一种可信分簇路由协议,实现了可信的簇头选举和路由过程,最后设计并实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仿真平台。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提出了一种多要素信任管理机制,从通信、数据和能量等多个角度提取信任要素,引入“低回报高惩罚”机制增强了节点信任值的真实性。通过理论分析证明该机制在显著提高网络安全性能的同时,仅仅增加了少量的内存和通信开销。  (2)提出了一种可信分簇路由协议,在协议中设计了轻量级的认证及密钥协商机制,实现了网络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点到点认证,借鉴了μTESLA协议的思路实现了广播认证和数据的新鲜性,避免了网络遭受外部攻击。在此基础上,为分簇路由添加了信任管理机制,降低内部攻击对网络造成危害。通过SVO逻辑证明了认证及密钥协商机制的安全性,并用Matlab仿真验证了协议的安全性能、通信和内存开销。  (3)设计并实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仿真平台,分析了OMNeT++的系统架构和运行流程,完成了仿真内核模块的设计,根据节点的角色,设计了不同的能耗模型,进而完成了能耗仿真模块的设计,最后测试了本文提出的可信分簇路由协议,证明了仿真平台的实用性。
其他文献
数字波束形成(DBF)是在原来天线波束形成原理的基础上,引入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后建立起来的一门新技术。这种技术充分利用了阵列天线所检测到的空间信息,可以方便地获得
目前 VoIP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过与传统的语音通信相比,其低下的QoS(Quality of Service)和数据安全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在VoIP网络语音通信中,传统的观念一般认为语音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视频业务在网络上开展。由于视频的数据量非常大,因此在注入网络之前必须先进行压缩。然而,压缩后的码流对误码非常敏感。通常情况下,一个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