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滞过程控制方法的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CHE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过程控制中广泛地存在着时滞现象,由于时滞的存在,对系统的设计和控制增加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时滞过程的控制方法一直是控制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研究在工业过程中得到大量应用的PID控制、内模控制和Smith预估控制,并在研究总结现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时滞过程控制方法的改进与创新。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研究总结了PID参数自整定方法,主要包括Z-N法、改进的Z-N法、?str?m法、PM法和SPAM法,并通过仿真对几种方法进行了性能比较。2.提出了一种利用标准化死区时间整定PID参数的新方法,并利用曲线拟合最小二乘法求得控制器的整定公式。3.重点阐述了内模控制与经典反馈控制,以及内模控制与Smith预估器控制之间的关系。内模控制可以看作是Smith预估器的一种扩展,而且它可以用来设计PID控制器。4.针对Smith预估器对过程模型偏差极为敏感,不适用于不稳定和积分过程的缺陷,深入分析了Smith预估器的解析设计方法和改进的Smith预估器控制方案。5.在Majhi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内模控制原理来设计修正的Smith预估器的新方法。首先通过内模控制和ISE指标设计给定点跟踪控制器,然后根据实际运行抗干扰要求,利用最佳相位裕度标准或Nyquist稳定性判据设计负载扰动控制器。6.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并与现有的方法进行了性能比较。
其他文献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及电力电子装置的普遍应用,在电力系统中产生了大量的电力谐波,谐波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PowerFilter,简称APF)
软件体系结构模式和设计模式作为模式系统是多年来经验积累和精炼后对软件设计通用问题的解决框架。本文首先基于模式理论并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体系结构模式和设计模式,特别
本文设计了基于DSP芯片的卷烟吸阻测量仪自动分捡装置控制系统。重点对自动分捡装置控制系统的构成、电机控制采取的方式、控制策略和软、硬件进行了研究、设计,并给出了理论
随着网络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进步,遥在机器人(Telepresence Robot)逐渐能够代替人类,从事远距离或危险环境的实时操作。在遥在机器人系统中,操作端的视频质量决定着操作者对于当
感应电动机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动力设备,其保护问题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与自动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微机综合保护系统。
投票,是民主社会中经常发生的行为,而传统的手工投票由于存在种种弊端,已不适应当前的投票需求。随着网络技术和密码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投票产生了,它是以密码学为基础,运用计
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Internet技术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都逐步实现了数据、信息的计算机化管理,但这些信息和数据是独立的、相互隔离的。集成现有系统中的数据是一项艰巨的
语音识别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过程,基于线性系统理论的语音识别方法如隐马尔可夫(HMM)模型等技术的局限性逐渐凸现。随着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理论研究和应用的逐渐深入,基于ANN
近年来,由于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以及新能源电动汽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使能源紧张得以缓解、石油对外依存度得以减少、节
叉车是工业搬运车辆,主要用于工厂、码头、仓库等场所,由于货物沉重,空间狭小,因此对转向特性的要求比其他车辆高。传统转向系统的传动比是固定值,驾驶员为获得良好的操纵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