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平衡分析及财政政策建议——基于人口预测模型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ppat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有所依”是衡量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指标,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关系到退休职工的生活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提高。但因为人口老龄化、参保意愿等诸多宏观和微观因素影响,使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不断加大,收支矛盾愈加明显,未来统筹账户可能出现赤字,最终影响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常态化发展。为了防范财政风险和江苏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隐形债务风险,所以对养老基金进行测算,有助于政府调整政策,既能缓解地方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又能保障退休人群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为研究目的,江苏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为研究对象。文章分为以下几部分,首先进行概念界定和内涵描述,介绍了政府介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领域的理论基础。本文结合搜集的资料,阐述了江苏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情况和运行现状。其次,以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修正数据编制基年人口完全生命表,然后利用江苏省平均预期寿命编制预测年份生命表,运用变参数年龄移算法模型进行2018-2037年的人口预测,为建立收支平衡模型打下基础。再次,构建不同年龄群体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收入和支出模型,预测未来二十年江苏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情况,测算结果表明在不考虑财政补贴的情况下,2029年基金开始出现赤字、基金缺口不断增大。在考虑财政补贴时,统筹账户基金在预测年份内并未出现缺口。最后,本文根据模型精算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财政政策建议。第一,增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能力;第二,做实个人账户,减少基金支出负担;第三,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监督管理;第四,落实延迟退休政策,提高适龄人群生育意愿。
  本文以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取资料和详细数据为支撑,立足于江苏省省情,综合考虑了“全面二孩”政策和其他因素对人口预测的影响,利用连续年份的动态人口完全生命表方法,得到目标期内养老基金的缴费人口数和退休人口数,进而获得江苏省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账户收支平衡情况,为相关财政政策的制定提供事实依据和决策依据。
其他文献
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主引擎的服务业,其创新活动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市场绩效和竞争能力,对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已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素,是企业培养并保持竞争优势的珍贵资源,也是形成企业创新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对于服务业而言,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由于其大多具有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特点,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更是
学位
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暴露了彼时各国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的缺失。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复苏明显,但也出现了例如杠杆率攀升、金融风险累积等问题。在金融创新理念的驱动下,我国金融领域快速发展,但由于金融风险本身具有负外部性和传染性特征,在监管控制不足的背景下,我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效应表现明显。因此,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应成为当前我国政府及金融监管部门着重关注
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分为知识型和技能型,增加劳动者人力资本的方式主要有教育和培训两种方式,对于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小学生而言,通过接受教育的方式提升知识储备是积累自身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也是最终实现劳动力知识资本化的基础。通过教育对劳动者人力资本的提升主要在认知能力上体现,认知能力常用的衡量标准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有很多种,本文聚焦同群效应对中小学学业成绩的影响,即同群效应对劳动力知
学位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激增,经济结构开始改变,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大,该占比于2015年首次超过50%,2017年达到51.6%,开始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在新型服务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端服务业的地位日趋重要。然而,目前中国的高端服务业仍处于初始阶段,产业结构仍不合理,高端服务业各部门的贸易差额还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一问题说明中国目前正处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
学位
自房地产市场化以来,我国房价总体上一直处于上涨阶段,截至2017年底,我国平均房价增长了2.83倍。对于房价上涨问题,国家同期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但仍然不能有效控制房价上涨,甚至还出现“越调越涨”的现象。房价上涨同时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学者们主要围绕住房供需、城市化率、人口结构、财政制度、官员晋升机制等方面对房价上涨做出解释,其中,关于土地财政推动房价上涨是被部分学者肯定的。地方政府追求土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将助力其从发达国家获取先进技术的溢出,进而提升本国生产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母国初期外资引入的不足;而在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投资时,更有利于弥补国内资源不足、促进市场多元化,提高国际化经营效率。现阶段,中国正处于ODI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亟待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实现ODI的母国反哺效应最大化,带动母国技术进步和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截止2017年底,中国对
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美丽”和美好生活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予以重视。同时,十九大报告中也不再提及GDP翻番的目标,这都昭示着政府调整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的愿景。新时代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经济增长的高质
在近年国际贸易格局调整之下,以及随之而来对内优化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目标及强化运行机制的要求,中国在长远谋划内开始以“高质发展”为当前重任。作为对外投资大国,对外直接投资从无到有,经历了孕育、探索、稳步推进和理性调整四个阶段。此外,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向增长质量导向的转变过程中,作为经济增长的一大助力的对外直接投资又将在这一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怎么发力才能确保经济增长的健康发展?针
2018年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先后出台50号和87号文,提出关注地方政府“隐性负债”风险问题。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这说明三大攻坚战之首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将仍然是2019年的工作重点,即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之下,深入分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具有深刻意义。  对比2017-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发现,2017和2018
学位
在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中,“营改增”政策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6年5月1日,建筑业被纳入改革范围,贯彻了全面推行“营改增”的政策要求。理论上,新政策的实施,将有利于解决重复征税、降低相关税负,改善企业经营状况,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稳健成长。但现实中,由于该政策实施时间相对较短、建筑企业本身业务也相对特殊、复杂,加之不同企业经营状况不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该政策在建筑企业税负中产生的实际效果和理论预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