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有所依”是衡量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指标,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关系到退休职工的生活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提高。但因为人口老龄化、参保意愿等诸多宏观和微观因素影响,使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不断加大,收支矛盾愈加明显,未来统筹账户可能出现赤字,最终影响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常态化发展。为了防范财政风险和江苏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隐形债务风险,所以对养老基金进行测算,有助于政府调整政策,既能缓解地方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又能保障退休人群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为研究目的,江苏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为研究对象。文章分为以下几部分,首先进行概念界定和内涵描述,介绍了政府介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领域的理论基础。本文结合搜集的资料,阐述了江苏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情况和运行现状。其次,以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修正数据编制基年人口完全生命表,然后利用江苏省平均预期寿命编制预测年份生命表,运用变参数年龄移算法模型进行2018-2037年的人口预测,为建立收支平衡模型打下基础。再次,构建不同年龄群体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收入和支出模型,预测未来二十年江苏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情况,测算结果表明在不考虑财政补贴的情况下,2029年基金开始出现赤字、基金缺口不断增大。在考虑财政补贴时,统筹账户基金在预测年份内并未出现缺口。最后,本文根据模型精算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财政政策建议。第一,增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能力;第二,做实个人账户,减少基金支出负担;第三,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监督管理;第四,落实延迟退休政策,提高适龄人群生育意愿。
本文以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取资料和详细数据为支撑,立足于江苏省省情,综合考虑了“全面二孩”政策和其他因素对人口预测的影响,利用连续年份的动态人口完全生命表方法,得到目标期内养老基金的缴费人口数和退休人口数,进而获得江苏省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账户收支平衡情况,为相关财政政策的制定提供事实依据和决策依据。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为研究目的,江苏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为研究对象。文章分为以下几部分,首先进行概念界定和内涵描述,介绍了政府介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领域的理论基础。本文结合搜集的资料,阐述了江苏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情况和运行现状。其次,以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修正数据编制基年人口完全生命表,然后利用江苏省平均预期寿命编制预测年份生命表,运用变参数年龄移算法模型进行2018-2037年的人口预测,为建立收支平衡模型打下基础。再次,构建不同年龄群体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收入和支出模型,预测未来二十年江苏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情况,测算结果表明在不考虑财政补贴的情况下,2029年基金开始出现赤字、基金缺口不断增大。在考虑财政补贴时,统筹账户基金在预测年份内并未出现缺口。最后,本文根据模型精算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财政政策建议。第一,增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能力;第二,做实个人账户,减少基金支出负担;第三,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监督管理;第四,落实延迟退休政策,提高适龄人群生育意愿。
本文以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取资料和详细数据为支撑,立足于江苏省省情,综合考虑了“全面二孩”政策和其他因素对人口预测的影响,利用连续年份的动态人口完全生命表方法,得到目标期内养老基金的缴费人口数和退休人口数,进而获得江苏省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账户收支平衡情况,为相关财政政策的制定提供事实依据和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