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我国缺乏反垄断的法律传统,立法经验不足,对于反垄断法可能引发的社会经济效果尚不能完全确定,我国《反垄断法》选择了较为原则性的立法模式,共57个条文。基于这一基本国情限制,我国反垄断法在规制垄断行为的时候难免有些空白及漏洞,选择在商品经济中占有重要角色的商品国际代理的反垄断法规制为题目,通过对商品国际代理中限制竞争行为的分析,比较研究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对这些行为的法律规制模式与规制方法,提出我国反垄断法规制商品国际代理的一些思考。 本文主体包括四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对商品国际代理进行经济分析,包括代理制度的起源、商品国际代理制度的概念、特征以及商品国际代理制度的经济作用分析。 第二部分,对商品国际代理制度进行法律分析,包括代理商的基础法律问题分析;商品国际代理制度的法律表现特征;商品国际代理制度中的垄断行为的基础法律分析 第三部分,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关于商品国际代理制度中的限制竞争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进行比较研究。 第四部分,分析我国反垄断法规制商品国际代理的现状,对我国商品国际代理领域的案例进行实证分析以及我国反垄断法在规制商品国际代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考与完善建议。 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历史的研究方法,本文立足商品国际代理的客观发展过程及其与现行法律法规的冲突,为促进商品国际代理制度的健康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案例分析法,本文以案例为依托进行研究,本文结合商品国际代理的经典案例,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对商品国际代理的反垄断法规制进行深入研究;比较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美国、欧盟、日本、等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商品国际代理的反垄断法规制进行比较研究,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商品国际代理的反垄断法规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