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超声凸阵探头及相控阵探头在预测TIPS覆膜支架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ell0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被广泛应用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征(Portal Hypertension,PTH)的治疗中。该方法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门静脉高压合并难治性胸/腹水或者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分流道狭窄或闭塞是TIPS术后常见的短期和中期并发症,可导致严重临床症状的复发。虽然覆膜支架近些年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TIPS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术后分流道功能评估依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超声是监测TIPS术后分流道功能的常规首选方法,而以往超声评价裸支架功能不良的方法及诊断标准是否适用于覆膜支架受到许多学者的质疑。同时,超声诊断的灵敏性是否高于临床指征同样受到质疑。因此探索评价覆膜支架功能的超声方法学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血管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超声和临床指标在评估分流道功能状态中的应用价值。同时,本研究通过多普勒超声对比分析凸阵探头及相控阵探头在判断覆膜支架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TIPS手术的226位肝硬化患者作为入组资料。对术后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一年同时进行超声以及临床实验室检查的226位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症状复发和/或超声参数异常筛查出56位可疑分流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DSA血管造影检查。临床症状的指标包括复发性腹水和/或静脉曲张出血;超声参数异常包括:分流道内血流信号部分充盈缺损;分流道内无血流信号;分流道局部血流速度大于190cm/s或小于90cm/s。当静脉血管造影出现狭窄或门静脉压力梯度(PPG)>12mm Hg时认为支架功能不良。1.以DSA造影结果为对照标准,分别计算临床症状和超声在评估覆膜支架功能障碍中的诊断性能。2.依据超声判断标准,分别分析凸阵探头及相控阵探头在判断分流道功能障碍的灵敏度。3.同时,观察患者手术预后情况,对比手术前后各项生化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1)对于血管造影结果异常的TIPS患者,超声和临床指标预测分流道功能不良的敏感度分别为74.3%和77.1%(p>0.05),而特异性分别为95.2%和66.7%(p<0.05)。(2)通过统计分析,相控阵探头的ROC曲线下区域的面积远远大于凸阵探头ROC曲线下区域的面积(0.95 vs 0.88,p=0.01)。(3)226例手术患者,平均随访31±16月,发生分流道功能障碍35例(总发生率15.5%),共有27例患者死亡(总生存率88.1%)。与术前平均门静脉峰值流速(21cm/s)相比,术后门静脉平均峰值流速升为36cm/s;肝主动脉的平均流速从术前69cm/s升高到术后一周120cm/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一周血清TBi L、ALT、AST相较术前均有所升高,但于术后三至六个月逐渐恢复到术前水平;术后患者血氨浓度与术前相比有所增高,但随着术后时间的推移,血氨浓度在逐步下降(P<0.05)。在手术后的长期随访中,分流道峰值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略有下降。结论:超声结合两种探头模式,相较于临床症状的复现,对判断TIPS分流道功能不良虽然具有更高的特异性,但其敏感性略低,临床随访中应注意临床症状的变化,有利于提高分流道功能障碍诊断的敏感性。相控阵探头CDFI模式比凸阵探头CDFI模式能更准确的显示分流道内全程血流信号,对分流道功能障碍预测价值显著高于凸阵探头。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是我国最常见的食管癌(Esophagus Carcinoma,EC)类型,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这导致ESCC的治疗预后较差,5年生
目的:通过建立噪声性聋的豚鼠动物模型,探讨噪声暴露前后不同时间应用碳酸利多卡因对噪声性听阈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32只成年健康雄性SPF级白色红目豚鼠分为四组:分别为对照组、单纯噪声暴露组(简称单纯组,下同)、治疗组和预防组,并建立噪声性聋动物模型。对照组不予噪声暴露;单纯组给予声强为120dB SPL白噪声暴露,每天4小时,连续暴露4天;治疗组给予同前噪声暴露后即刻给予碳酸利多卡因5mg/
背景: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六大常见慢性病,正在以爆发的流行趋势在人群中蔓延,而骨质疏松性骨折在其所有并发症中致死性最强、危害最大,可见有效预防骨质疏松及其引起的骨折相当重要。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机制为各种原因导致的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因此,对骨质疏松症高风险人群进行骨强度监测尤为关键。目前,能够高效、无创并且可重复检测骨强度的方法为经高分辨外周骨定量CT
油茶作为我国特有的食用油料经济林木,有着多年的培育和管理历史。油茶适应南方偏酸性的土壤,大都被种植在丘陵或坡度不高的山上。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油茶产业作为南方
蚊是疟疾、登革热、丝虫病、日本脑炎等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随着杀虫剂的广泛和不适当使用,蚊媒逐渐出现抗药性,阻碍了蚊媒控制的进展。蚊媒抗药性的主要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结合吉非替尼与单纯吉非替尼治疗EGFR突变阳性NSCLC脊柱转移瘤的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7年6月于解放军307医院骨科与肺部肿瘤科收治的EGFR突变阳性NSCLC脊柱转移瘤患者。将PVP结合TKIs靶向药吉非替尼治疗的患者纳为A组(30例),将行TKIs靶向药吉非替尼治疗患者纳为B组
研究目的: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简称RDD,是一类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可以累及身体的任何部位,但原因不明确且较为少见,发生在鼻部的病变更是少见。由于临床
研究背景胃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不同国家的胃癌发病率也是不完全相同的,但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胃癌患者明显多于其他国家。目前,对于胃癌的治疗仍然是以根治性切除术为主、以放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案。随着消化内镜技术和外科手术的快速发展,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而,在中国胃癌的发病率依然居高不下,这很大程度是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学改变的累积所造成的。此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部
背景:在我国各类癌症中,胃癌在男女性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位居前五位。由于胃癌早期筛查普及率不高,多数患者因未得到早期发现及诊治,就诊时已处于进展期,因而寻找有效的治疗胃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直线切割闭合器与传统手工缝合在膀胱癌根治术后Mainz II储尿囊构建中应用的临床疗效,以评价直线切割闭合器在Mainz II储尿囊构建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