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中国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机动车尾气污染物净化技术的改进迫在眉睫。其中氮氧化物(NOx)是柴油车尾气的主要成分,通过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H3 SCR)技术可以有效地将柴油车尾气中的NOx转化为无毒无害的N2和H2O。铜离子交换的CHA型分子筛(包括Cu-SAPO-34和Cu-SSZ-13)因其具有优异的NH3 SCR活性,较高的N2选择性以及良好的水热稳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机动车尾气污染物净化技术的改进迫在眉睫。其中氮氧化物(NOx)是柴油车尾气的主要成分,通过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H3 SCR)技术可以有效地将柴油车尾气中的NOx转化为无毒无害的N2和H2O。铜离子交换的CHA型分子筛(包括Cu-SAPO-34和Cu-SSZ-13)因其具有优异的NH3 SCR活性,较高的N2选择性以及良好的水热稳定性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仅仅通过实验手段研究清楚SCR反应的催化机理及其水热过程,需要借助多种原位分析测试手段,对实验仪器及实验过程的要求都极高,一般条件下很难得到理想的结果。本论文中,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系统地研究了Cu-CHA分子筛上面的NH3 SCR催化机理,并且深入地解释了水蒸气如何提升Cu-CHA分子筛的低温NH3 SCR性能,以及CHA分子筛中T原子的分布对其水热稳定性的影响,为我国分子筛催化剂的筛选开发以及优化合成提供了理论依据。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中利用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论(DFT)系统地研究了Cu-SAPO-34分子筛中标准和快速NH3 SCR反应的完整循环网络。标准NH3 SCR反应可以看作是NO活化和快速NH3 SCR反应的耦合。Cu-SAPO-34分子筛中六元环上面的Cu(II)结构是整个SCR反应的活性位点。根据反应机理,NH3 SCR反应可以分为活性位点上面NO+NH3的还原反应,以及NO+O2(NO活化循环)或者NO2(快速NH3 SCR循环)的氧化反应,这些步骤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标准NH3 SCR反应催化循环。在还原部分,需要NH3分子和NO分子共同吸附在Cu(II)位点上面并发生反应形成NH2NO,同时将Cu(II)还原为Cu(I)。随后,NO+O2反应或者单独NO2反应时将Cu(I)位点重新氧化成最初的Cu(II)状态。在Cu-SAPO-34分子筛上,基于NH3 SCR反应的研究,本文可以得出快速NH3 SCR反应是标准NH3 SCR反应的一部分。通过DFT计算的反应路径和反应势垒可以得知,硝酸根配体氧化NO分子形成NO2分子和亚硝酸根配体是标准NH3 SCR反应的速率决定步骤。(2)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分别在有水分子和无水分子存在的条件下,NH3分子在Cu-SAPO-34分子筛铜位点上面的吸附以及O2分子活化具体路径。NH3分子在铜离子上面的吸附要强于H2O分子,但是在低温和水蒸气分压较高的条件下,通过相图的结果,可以发现H2O分子和NH3分子可以同时吸附在相同的铜位点上面。在O2分子活化的过程中,这种共吸附行为会影响Cu(NH3)2+络合物的形成。有水存在的条件下,Cu2+离子被还原的过程中还有可能形成一种新的Cu(NH3)(H2O)+络合物。与双Cu(NH3)2+络合物对O2分子的活化相比,Cu(NH3)2+–Cu(NH3)(H2O)+络合物改变了O2分子活化过程中Cu-O-O-Cu构型的扭转角,降低了Cu-SAPO-34分子筛中活化O2分子的反应势垒。本文的研究结果在分子水平上面阐明了Cu-SAPO-34分子筛中水分子提高其低温NH3 SCR活性的反应机理。(3)通过第一性原理的计算模拟,本文研究了水热条件下,近邻铝原子的分布对H-SSZ-13分子筛骨架水解的影响。计算结果发现,近邻铝原子在H-SSZ-13分子筛中倾向于占据在四元环的对角位置。在水热老化过程中,水分子会一个接一个地吸附到铝原子上面,导致铝原子周围的骨架氧原子不断通过羟基化作用断裂,从而导致四元环中第一个铝原子的脱除。一旦第一个铝原子从四元环中脱除,对角位置上面的另一个铝原子也很容易地从分子筛骨架中脱除掉。近邻铝原子相继脱除,会破坏分子筛骨架中六元环的连接,从而导致分子筛水热稳定性降低。此外,通过采用金属离子(例如Na+和Cu+)部分取代分子筛骨架中的质子氢,可以极大地稳定Al-O键,增大对角位置铝原子的脱除反应势垒,从而提高H-SSZ-13分子筛的水热稳定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品牌采用联名营销策略,来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以及品牌口碑的良好传播。这对于时尚行业或者是其他更多的行业和领域来说,不失为一种相对不错的营销策略。但是只有有效的联名营销策略才能为品牌赋能,才能使品牌出圈起到良好的效果。由此,本文阐述了品牌的联名营销策略相关内容,并结合具有代表性的各种出圈案例,来展示品牌联名的营销新路,为企业成功实现品牌联名营销提供一点可借鉴的建议。
中国各个城市地铁建设速度加快,对于地铁施工工人的需求进一步上升,大量未经专业技能培训的工人进入施工一线,使得由于工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引起的施工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已经成为地铁建设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行为安全(Behavior-Based Safety,BBS)为基础,从社会网络视角着手对班组不安全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多维度行为识别技术,结合人类动力学方法、胜任力理论,
研究背景近几十年,随着一次性纸尿裤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婴幼儿排尿排便训练在全世界范围内延迟,尤其在欧美发达国家,自主排尿排便的年龄从20世纪50年代的18月龄上升到21世纪初的36~48月龄。与此同时,儿童膀胱直肠功能障碍(BBD),日间尿失禁(DUI)及遗尿症(PNE)患儿已成为儿童泌尿科门诊量首位,患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儿自尊心与自信心,引发注意力不集中,焦躁,自卑孤僻等心理异常,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由于其全固态结构无需贵金属催化剂以及良好的燃料适应性受到广泛关注。目前,限制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实际应用的关键问题主要来自于其较高的工作温度,这使得系统必须使用昂贵的密封材料和连接材料,同时也限制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有效降低电池的工作温度成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领域的研究重点和难点。影响电池系统工作温度的核心问题是阴极催化活性不足,尤其是低温下阴极活性严重下降。针对阴极材料催
广义相对论描述了引力相互作用,其预言的众多物理现象都已经被证实。为了将引力与其它基本相互作用力统一起来,许多理论模型相继被提出,并且作为广义相对论基本假设之一的等效原理也被这些理论模型要求出现破缺。为了验证这些新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以及研究等效原理的适用范围,就需要高精度的实验对等效原理进行检验。近年来,高精度原子干涉仪的发展,使得采用量子体系来检验等效原理成为可能。这种采用微观粒子作为检验质量的等效
机器人柔顺操作是当前研究和应用领域的热点问题。由于操作过程中接触力可能随位置变化,因此机器人需要具备指定位置处的指定力(即“定点定力”)控制能力。显然,“定点定力”的实现依赖机器人力/位姿精度的精准控制。然而,机器人力位控制存在如下问题:(1)采用轮廓误差定量评价机器人位姿精度时,轮廓误差的控制效果受其估计精度和控制器性能影响;(2)电机位置反馈形式的轮廓控制难以克服关节连杆变形对位姿精度的影响,
目前,世界汽车强国均将降低氮氧化合物(Nitrogen Oxides,NOx)排放技术视为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以尿素水溶液(Urea Water Solution,UWS)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技术已成为降低NOx排放的主流技术方法。尿素泵作为SCR系统的最核心部件之一,其主要功能是计量输送UWS。若尿素泵泵出的UWS流量小于
移动操作机器人将移动机器人与操作机器人相结合,是一类具有主动作业能力的新型机器人系统。两者的结合虽然优势互补,但也对运动规划和控制提出诸多挑战。当加装主动作业臂后,机器人自由度冗余,全身协调规划的空间维度高。动态作业时,与环境交互的时变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离线规划不再适用,必须进行在线规划,此外,机器人的运动不仅受自身运动学、动力学约束,还受环境(例如避障、运动受限)等非线性约束,极大地增加了运动规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在电子、催化、能源、材料和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三稀资源”(稀有、稀散、稀土)作为“卡脖子”矿产,受到高度关注。“三稀资源”的开发离不开地质样品中相关元素的准确分析。然而,构成地质样品的矿物种类繁多,且每种元素的赋存状态差异显著,因此,需要开发配套分析方法以满足实际的需求。“三稀资源”的终端产品通常都作为高端材料应用在高科技领域,这些高端材料的特殊性
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对高比能二次电池提出了迫切需求。现有基于嵌脱机制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接近瓶颈(350 Wh kg-1),进一步提升面临很大挑战。而基于转换反应的锂硫电池理论能量密度高达2600 Wh kg-1,被认为是较为理想的下一代高比能二次电池技术。同时,硫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有望满足规模应用的需求。然而硫单质存在电导率低(5×10-30 S cm-1)、充放电中间产物多硫离子易溶于电解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