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离子束与P型Si(111)和P型Si(100)表面散射的电荷交换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yu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低能负离子束与P型Si(111)和P型Si(100)表面散射后的电荷交换,实验采用6.5-22.5keV的C-、()-、F-离子束,测量在不同能量和不同入射角度下与P型Si(111)和P型Si(100)表面发生散射后的电荷态比例,研究表明:(1)在低能端,散射时电荷交换与入射离子能量、入射角有着显著地依赖关系:随着入射离子能量的增加,电荷交换几率越来越小,负离子比例增加,中性离子比例会减少,而正离子数目会缓慢增加;在入射角为镜面散射角时,发生电荷态交换的几率最小,从镜面散射角开始增大入射角和减少入射角,电荷态交换几率都会逐渐增大,负离子比例减少,正离子和中性粒子的比例增加。(2)对于O-、F-、C-三种离子,C-离子对外层电子的束缚更弱,散射时容易失去附加电子形成中性离子,也容易丢失核外电子形成正离子。(3)对于P型Si(111)和P型Si(100)两种Si表面,入射离子更容易与P型Si(111)表面发生电荷交换。
其他文献
最近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激光烧蚀技术的研究,相对于纳秒脉冲激光,飞秒脉冲激光在烧蚀过程中产生的冲击波和热传导效应很弱,因此对烧蚀区域附近的损伤会非常小,在实
本文主要研究了三维向量场空间中的非横截异维环发生正向轨道翻转时的分支情况,其中Г1是轨道翻转的异宿轨(即当t→+∞时轨道沿着强稳定流形的切方向正向进入奇点),并且r是非
本文将研究柔性梁水下探险问题.在推导柔性梁水下探险数学模型基础上进一步简化建模为某种奇摄动形式,即线性极小部分,加上非线性不确定性的奇摄动形式,包括未建模动态部分.
本文主要证明了如下结果:设{fn}是区域D内的亚纯函数列,其零点的重级均≥3,至多有2个极点且均为重级.{hn}是D内的亚纯函数列,且至少有一个重级极点.同时hn→h于D,h(?)∞,h≠0.
本文分别定义了复数域上的李超代数的迷向奇根与非迷向奇根,并定义了李超代数的Adjoint二次迷向空间,由定义可知,不含迷向奇根的李超代数,它的Adjoint二次迷向空间为0.通过对
从二氧化碳(CO2)排放源捕集CO2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EOR)的同时加以永久地质封存的技术简称EOR-CCUS(碳捕集、输送、驱油与封存)。当捕集得到的CO2注入油藏后,从排放源处获得含有酸
在特种钢材的冶炼行业,电磁搅拌技术是提高铸材品质的关键技术。逆变控制技术作为控制电磁搅拌器的关键设备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将对电磁搅拌控制系统
大金山岛为上海野生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是上海最大的乡土植物基因库。岛上发育的青冈群落和红楠群落是上海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地带性植被,也是历经千年人类活动影响
网柄细胞状黏菌(dictyostelid cellular molds)广泛存在于食草动物的粪便、土壤表层以及枯枝落叶层上,以细菌为食,是一类子实体小,存在时间短,不易被肉眼发现的特殊生物。由
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讨论在广义q-维数意义下的例外集的Hausdorff维数。第二部分讨论Heisenberg群中自仿测度的广义q-维数,得到一个几乎处处的结果。第一部分:因为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