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精准扶贫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jun04120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扶贫是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30年来成绩斐然,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倍受肯定,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是全球率先完成国内极端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我国对全球减贫事业的贡献率更是超过70%。“十三五”时期作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一方面要求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实现脱贫是国家的阶段性目标,另一方面基于长期扶贫工作的经验总结和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精准扶贫的理念应运而生。相较过往粗放的扶贫方式,精准扶贫通过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创新扶贫模式,引导政府和社会的扶贫资源达到最优配置,进而实现扶贫机制的长效性和科学性,尽可能杜绝返贫现象。笔者所调研的陕西安康属于西北地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区内有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尽管多年来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但从全省全国范围来讲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如何有针对性,系统高效的开展以后的扶贫攻坚工作,落实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效率,是新常态下农村扶贫工作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笔者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了案例分析研究、文献研究、实证和调查研究来完成本文的写作,使用走访和问卷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市、县扶贫办资料和采用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扶贫对象的意见态度;用美国和印度的扶贫发展模式作为引证,提出并分析研究我国面临的困境,并针对性的探求解决的途径。现有的相关扶贫开发的研究成果主要侧重于单学科,基于政策导向,亦或是对扶贫开发领域的发展要素进行独立变量研究而导致缺乏纵向联系与横向关联。本文通过对陕南贫困问题凸显的安康市进行实地系统调研,综合运用社会学、公共行政学、公共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方法,从经济、社会、政治等各个领域来综合研究安康市贫困问题的缘由,提供对策建议,进而提出了建立科学的精准识别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完善社会精准管理,营造精准帮扶大发展的对策措施,一定程度上丰富发展了我省尤其是陕南山区扶贫事业的相关研究,对全省全社会制订地方性扶贫政策和具体扶贫项目的实施有一定参考作用和智力支持。
其他文献
对重庆市具有代表性的住宅区植物配置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其住宅区绿地配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园林植物不同种类的生态功能性及生态适应性,提出了具有较好生态效益及美学
唐初,东突厥置四面设,其中东、南、西三面设都置于今内蒙古地区.这是东突厥具有本族特色的统辖体系.这个体系为东突厥自身的发展及其同中原政权的交往提供了组织保证.
以笃斯越橘为原料,主要测定其花色苷精制物在121℃加热6、8、10min及不同pH下花色苷含量、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处理液中单体花色苷、辅色花色苷、聚合花色苷和总花色
中国农民为国家的初步工业化提供了大量的农业经济剩余.家庭承包制的实施,使得基层政府的财政汲取体制从政府到农民的分配型汲取方武转变为农民到政府的收入型汲取方式 ,这种
变量含误差模型是一类常见的统计模型,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在这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得到了一些很完美的结果,但大量工作是有关独立变量含误差模型的研究.讨论了一类含一个解
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外向国际化的一种形式。通过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理论的分析,联系中国现阶段实际国情,探讨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对中国现阶段对
自秦汉至清末,耕地始终在国有--私有--国有间不断转换,每一次由私有向国有的转化,都伴随着社会动乱和逆转;而每一次由国有向私有的分配,则使农村经济恢复和国家强大.与此相应
本文以中古汉语入声字在日语中的音读读音为研究对象,利用汉语的中古音韵框架对入声字在日语汉字词中形成促音和未形成促音的语音特征及其条件进行详细描写,发现这些入声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