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铁路自主创新路径研究——基于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发展的分析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wenying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经济动脉,我国铁路在路网质量、技术装备水平等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铁路存在较大差距,自主创新是缩小这一差距的根本途径。但自主创新并不是闭门造车,在技术上实现自主也不是唯一目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自主创新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征。深入分析这些内涵和特征,探求自主创新活动的规律,以及自主创新活动中的影响因素,对于铁路产业具有重大的意义。 对于创新的研究往往集中于技术产品的研发到商业化过程的相关研究,或者是从系统的角度分析制度与技术创新的相互影响及关系,对于自主创新的规律和创新能力提升途径,以及创新的内在需求似乎没有过多的关注。本文认为,自主创新更加强调了创新主体技术能力提升和创新主体未来发展空间的扩展,这也为研究提供了切入点。因此,本文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和技术创新过程管理的演进机制两方面对自主创新路径进行探讨,并利用技术轨道理论和技术创新过程模型来深入分析自主创新。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基本结论: (1)深入研究了自主创新内涵,以及自主创新三种形式间的关系自主创新内涵有所扩展,强调自主能力提升,突出创新主体未来发展空间,并对自主创新进行定义。三种形式并非机械划分,而是通过学习机制相互关联,三种形式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引入技术创新轨道理论对自主创新进行了新的诠释,并结合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发展的特点对自主创新的演进规律进行分析自主创新路径就是通过各种创新形式形成自身的技术子轨道,并沿技术轨道发展,这一过程基于核心产品技术发展分阶段演进,创新能力逐步提升。铁路自主创新过程由线形向网络性、系统性演进,自主创新能力由技术能力向核心能力发展。 (3)对影响铁路自主创新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评价根据评价得出,当前我国铁路发展对自主创新有强烈需求,但自主创新现状不容乐观,基础研究薄弱、高新技术积累不足,铁路科研资金投入不足,部分体制对自主创新有较大制约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化大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集团化成为一种趋势。提高企业集团的运营效果和质量,不仅关系着企业集团自身的健康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民营企业创造的产值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日益增加,但是作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尤其中小民营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
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文化普及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满足了公众阅读的基本需求.近些年来,为了保障公共图书馆的顺利发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不断规范公共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加快,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并购的方式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作为规避风险、增强竞争力、扩大组织规模的有效手段。企业并购之后,必然要面临整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