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代谢性内分泌疾病,由于不能完全治愈,控制不好会给人体各个脏器带来非常大的危害,严重者可发生多种急性并发症而威胁生命。在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血糖监测非常重要。一次性使用葡萄糖传感器可以方便、快捷地检测糖尿病病人体内血糖浓度,因此制备响应灵敏度高、成本低的一次性葡萄糖传感器非常必要。通过对多种水溶性高分子材料进行成膜实验、水溶性实验、电流响应检测等筛选出了相对较好的包埋材料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并详细研究了不同浓度CMC对葡萄糖传感器的响应电流的影响。综合考虑成膜性、水溶性和电流响应等因素,实验得到浓度为1%以下的CMC材料是较佳的载酶材料,制得的葡萄糖传感器在葡萄糖浓度50~400mg/dl范围呈较好的线性响应性能,在工作电压为0.4V时,响应灵敏度为56.57 nA/(mmol.L-1)。根据CMC的性质,CMC应当尽量新鲜配制,并在制备过程中保持温度相对稳定。利用纳米颗粒的多种独特效应,研究了不同纳米颗粒应用于葡萄糖传感器的酶电极制备中对传感器响应电流的影响。制备了粒度在10~40nm的Au、Ag、SiO2、Al2O3纳米颗粒。在加入不同纳米颗粒制得的酶电极的电流响应性能中,Au、Ag、SiO2都起到了增强效果,Al2O3纳米颗粒增强效果不明显。其中增强效果最明显的是纳米SiO2颗粒,电流响应灵敏度从未加纳米颗粒时的56.57 nA/(mmol.L-1)提高到了85.37 nA/(mmol.L-1)。进一步研究发现,纳米SiO2颗粒增强的葡萄糖传感器响应电流随着SiO2纳米颗粒的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