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葡萄糖传感器的载酶材料选择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feh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代谢性内分泌疾病,由于不能完全治愈,控制不好会给人体各个脏器带来非常大的危害,严重者可发生多种急性并发症而威胁生命。在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血糖监测非常重要。一次性使用葡萄糖传感器可以方便、快捷地检测糖尿病病人体内血糖浓度,因此制备响应灵敏度高、成本低的一次性葡萄糖传感器非常必要。通过对多种水溶性高分子材料进行成膜实验、水溶性实验、电流响应检测等筛选出了相对较好的包埋材料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并详细研究了不同浓度CMC对葡萄糖传感器的响应电流的影响。综合考虑成膜性、水溶性和电流响应等因素,实验得到浓度为1%以下的CMC材料是较佳的载酶材料,制得的葡萄糖传感器在葡萄糖浓度50~400mg/dl范围呈较好的线性响应性能,在工作电压为0.4V时,响应灵敏度为56.57 nA/(mmol.L-1)。根据CMC的性质,CMC应当尽量新鲜配制,并在制备过程中保持温度相对稳定。利用纳米颗粒的多种独特效应,研究了不同纳米颗粒应用于葡萄糖传感器的酶电极制备中对传感器响应电流的影响。制备了粒度在10~40nm的Au、Ag、SiO2、Al2O3纳米颗粒。在加入不同纳米颗粒制得的酶电极的电流响应性能中,Au、Ag、SiO2都起到了增强效果,Al2O3纳米颗粒增强效果不明显。其中增强效果最明显的是纳米SiO2颗粒,电流响应灵敏度从未加纳米颗粒时的56.57 nA/(mmol.L-1)提高到了85.37 nA/(mmol.L-1)。进一步研究发现,纳米SiO2颗粒增强的葡萄糖传感器响应电流随着SiO2纳米颗粒的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让信息化技术实现了有效发展.随着社会发展需求高科技产物的应用效率越来越高,电气自动化控制作为人们
人脸面部特征定位是实现人脸图像分析的关键,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脸识别、三维人脸重建和人脸图像压缩。主动形状模型和主动表观模型是进行人脸面部特征定位的有效的统计方
膝关节是人体最重要的关节枢纽。因其复杂的组织结构和高负荷的运动量,使得膝关节的损伤率是人体关节之最。然而,膝关节组织结构的复杂性,使我们不能直观地解释其发病根源,通过高
编辑是某一种具有专业素质,并从事该专业的文字工作的文职人员,最主要的任职单位包括出版社、杂志社、电视台、网络媒体等.在新闻的出版过程中,编辑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
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固相颗粒都是极易见到的一类物质。单独一个颗粒的运动行为可用牛顿运动定律精确描述出其在某时间下的运动状态,而当一群颗粒聚集在一
利用高炉喷吹技术将干熄焦除尘灰和松木屑作为高炉辅助喷吹物与煤粉进行喷吹,不仅可以降低高炉生产成本,也有利于对干熄焦除尘灰和松木屑等废弃物实现合理综合处置与利用,达
重钢为降低生产成本,在高炉配料中加入了磷含量高的铁矿石和钒钛磁铁矿,导致入转炉炼钢铁水平均P含量为0.16%,最大值可达0.18%,与之前铁水条件(最大P含量0.12%)相比P含量增加且存在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比较重视节能环保,所以电动汽车应运而生,本文主要介绍的就是电动汽车充电桩设计以及相关应用,进而提出以下内容,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参
在通信科技和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和了解时事热点的方式也变得丰富起来,信息化的理念也住进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的生活当中,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