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在二维图像领域的应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随着三维传感器的普及,机器人可以直接通过深度相机获取深度数据,如何利用三维信息去提升机器人的感知能力也成为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大热点,本文主要针对机器抓取任务,利用三维信息实现对物体的识别和姿态估计。本文研究物体的机器抓取中的两个核心感知算法,包含三维识别和姿态估计,其中姿态估计是基于标准模型的相对姿态估计。抓取过程中首先需要知道物体的位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在二维图像领域的应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随着三维传感器的普及,机器人可以直接通过深度相机获取深度数据,如何利用三维信息去提升机器人的感知能力也成为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大热点,本文主要针对机器抓取任务,利用三维信息实现对物体的识别和姿态估计。本文研究物体的机器抓取中的两个核心感知算法,包含三维识别和姿态估计,其中姿态估计是基于标准模型的相对姿态估计。抓取过程中首先需要知道物体的位置以及类别,从而确定抓取的目标,得到目标后需要获取其姿态以便控制机械手实现抓取。三维物体识别与姿态估计之间的联系紧密,由于最终输出的姿态是相对标准模型的,因此首先需要通过识别从模型库中获取匹配的标准模型。本文面向机器抓取任务中对高准确性和鲁棒性三维感知算法的需求,针对三维物体识别中的旋转不变问题与姿态估计中噪声干扰问题,提出利用旋转不变编码器和加权霍夫投票算法,实现了对物体旋转不变的识别和对噪声鲁棒的姿态估计。本方案首先对原始输入的深度数据进行滤波,针对抓取应用中两种常见场景提出不同的分割算法的对点云进行分割,分割后得到目标物体表面的点云。识别阶段,针对点云坐标随相机坐标系改变而改变的缺陷,本文研究并改进了一种针对三维点云数据的旋转不变三维物体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点云旋转不变特征编码器、点云下采样方法、基于层级图卷积网络的分类网络三个部分。三维物体姿态估计阶段,本文通过提取PPF(Point Pair Feature)特征的方式,将场景点云和模型点云进行匹配,并通过考虑噪声的加权霍夫投票方法计算得到位姿。此外为了提高计算效率,本文改进得到一种基于网格划分与局部几何变化率的点云下采样方法。
其他文献
盾构隧道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水压力的影响,因此明确水压力计算方法具有较为重要的工程价值。隧道设计时水压力的计算方法通常分为折减系数法、解析法、数值分析法三大类,本文对每类方法的研究进展和不足进行了归纳总结:折减系数法和解析法一般适用于稳定渗流的简单情况;数值计算法适用范围广,但可推广性不强;并建议后续对复杂条件下隧道衬砌外水压力计算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中。
太原西山地区煤矿众多,煤炭开采时间长,产生的煤矸石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随着对西山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部分煤矸石污染场地重新被用于工程建设。目前,大部分的对煤矸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煤矸石中的微量有毒有害元素释放以及这些有毒有害元素在土和水体中的富集,并未对受煤矸石污染前后土体的宏观物理力学性质、微观结构及污染机理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以太原西山矿区官地矿煤矸石及矸石堆周围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X荧光光谱分
近年来智能监控、人机交互、智能家居、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发展对于人物及其行为的检测与跟踪的研究提出了需求。识别和跟踪人体的骨架结构是人物动作分析的重要基础,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需求——人体姿态估计与跟踪。姿态估计要求准确识别和定位图像中人体骨架关键点的位置;姿态跟踪则是利用视频中前后帧的关系检测和跟踪视频中的人体关键点。本文主要研究在自主识别目标人物基础上的单人姿态估计与跟踪,即利用目标
为保障广州地铁某区间盾构隧道正穿上软下硬灰岩地层高速涵洞桩基过程中高速涵洞的安全,选取3种不同加固处理方案进行综合比选后,采取斜向旋喷桩+筏板+复合地基加固处理方案。利用三维有限元对桥梁桩基沉降进行计算预测分析,并与盾构掘进施工监测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判断。理论计算分析及施工监测结果表明:1)多角度全方位旋喷加固地层可有效避让既有桩基;调整排泥量、控制地内压力及控制喷射注浆引起的地基隆起与下沉等成桩特
数字散斑干涉(DSPI,Digital Speckle Pattern Interferometry)作为一种全场非接触式光学测量技术,在物体形变、位移、振动等物理量测量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而散斑干涉图像处理作为数字散斑干涉测量的关键一环,对形变测量精度、测量量程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散斑干涉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十分重要。本文介绍了数字散斑干涉形变测量基本原理以及散斑干涉图像处理基本方法,对散斑干涉图
唇语识别是一种可以仅根据说话人的唇部运动状态中预测出说话人说话内容的技术,在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的交叉应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比如在嘈杂环境中或远距离交流时唇语识别可以使用视觉信息预测说话人试图表达的内容,并可以与音频识别配合增强识别的准确率。唇语识别也可应用于音视频对齐,利用视觉特征与听觉特征的序列匹配实现对音视频的修正。另外,唇语识别还可以被应用于抵抗重放攻击的活体检测器,作为其他生物特
自动驾驶是智能交通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的交叉领域,旨在实现无人操控的智能化车辆行驶,往往需要结合多种人工智能技术。最早应用在自动驾驶系统中的技术为基于二维图像的目标检测技术,然而粗粒度的推理任务在应用中无法准确预测物体的真实形状,并且相机图像的局限性也增加了预测的不确定性。因此,探究鲁棒的三维点云数据形式结合细粒度的实例分割推理任务对自动驾驶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便是自动驾驶场景下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中的监控设备覆盖率越来越高。普通监控条件下的行人外观信息(包括人脸、服装、体型)和行走的步态信息都在一定时间限度内有着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这些信息的采集可以非常容易的获得。因此很适合在人员较多的公共场所或注重客户体验的商店中,借助人的外观和步态等信息完成身份识别的工作。本文中首先分别对行人的外观特征提取网络和步态特征提取网络进行了研究改进。之后尝试将外观特征和步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去中心化账本技术,它可以在没有可信第三方参与的情况下,在多个互不信任的参与方之间构建全局的信任。由于其独特的数据结构设计,区块链上的交易信息具有完整性及不可篡改性。区块链技术在金融服务、物联网、征信管理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的核心技术,系统中的共识节点通过共识机制来共同维护全局的账本。工作量证明(Po W,Proof of Work)类共识机制应用最为广泛
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信息化的应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物联网产生的信息量不断增加,如何更快更有效地分配和处理信息是当前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中心网络(ICN)正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对高效率内容分发的需求而设计的。不同于典型的基于IP的请求机制,物联网中生成的信息可以被视为内容,将物联网内容与名称相关联使用户能够直接请求他们真正想要的内容,此外ICN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