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水库的建设是长江治理开发的关键性工程,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自2003年初步建成并投入试运行以来,逐步实现了防洪、发电、航运这三大设计目标。三峡水库属于典型的超大型山区河道型水库,库区狭长,回水水面线由于水流的流动存在明显坡降,库尾水位远较坝前水位为高,因此不能按照静回水曲线进行库容计算,必须采用反映水面线变化的动库容方法考虑。防洪作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对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安全和建设至关重要。在水库防洪调度中,库容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着防洪调度方案的制定。三峡水库回水近700km,地形和水流条件复杂,影响动库容计算的因素较多,动库容难以准确确定。因此,寻求三峡水库动库容的准确计算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一维水流数学模型与理论分析、数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三峡水库动库容计算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和成果包括:(1)收集三峡水库的地形和水文资料,考察三峡水库的流域概况、洪水情况、入库径流量变化情况以及库区水位变化特点等水文因素,通过分析三峡水库运行以来的水位变化情况和文献资料,初步确定了影响三峡水库动库容的两大因素:坝前水位和流量。(2)根据实测资料,建立一维水流数学模型,并将模型计算出的水面线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较为相符,可以用于后文动库容研究。(3)根据三峡水库水文和地形资料,制定水库分段方案,并分析比较,最终确定将库区分成6段。结合分段方案和数学模型,计算了不同水位流量组合下的动库容值,通过对每一分段动库容计算值的数理分析,拟合出每一分段动库容计算公式,并将6段的动库容公式合并起来,最终得出了三峡水库干流动库容简化计算公式。(4)基于得出的三峡水库干流动库容计算公式,对三水库的动防洪库容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对不同工况下的动静防洪库容关系进行分析。(5)运用得出的三峡水库干流动库容计算公式,对三峡水库在实际调度中遭遇不同频率洪水时的动防洪库容进行计算,分析动防洪库容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