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ABC评分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晚期复发的价值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max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经导管射频消融术虽然在不断的进步,但是仍有一定的术后复发率。生物标志物如NT-pro BNP与房颤复发相关,但现有房颤复发风险评分没有纳入生物标志物。探讨包含生物标志物的ABC评分与房颤导管消融术复发的关系,指导临床医生更好的筛选手术病例,提高手术远期成功率。目的:探讨ABC评分与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期间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初次行经射频消融术,并规律随访的阵发性患者132例。1、依据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的晚期复发情况分为晚期复发组(n=27例)和晚期无复发组(n=105例)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影响房颤晚期复发的因素。2、根据上一步研究结果得出的ABC评分值最佳截断点值将房颤患者分为两组;ABC评分值较高组(≥6.5,n=54)和ABC评分值较低组(<6.5,n=78),比较两组间房颤导管消融术后的晚期复发率的差异性。结果:1、平均随访时间8.00(6.00-10.75)月,晚期复发27例(21%)。对房颤经射频消融术后晚期复发组和晚期未复发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晚期复发有影响潜在的危险因素有房颤早期复发、ABC评分值、CHA2DS2–VASc、NT-pro BNP(P<0.05)。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ABC评分值(P=0.006,HR=1.121,95%CI:1.034-1.215)及早期复发(P=0.000,HR=16.200,95%CI:6.673-39.329)是房颤晚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ABC评分值预测阵发性房颤消融术后晚期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7(95%CI 0.570-0.786),最佳截断点值为6.5(敏感度66.7%,特异度65.7%)。2、根据上一步研究得出的ABC评分值最佳截断点值将患者分为两组:ABC评分值较高组(≥6.5)和ABC值评分较低组(<6.5)。在ABC评分值较高组和较低组中,左房前后径和房颤早期复发这2组数据存在差异(P<0.1),将上述2组数据在两组之间进行倾向评分匹配后,两组各有患者51例。Kaplan-Meier分析(Breslow检验)示ABC值较高组的房颤晚期复发率高于较低组(P=0.001),行单因素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示ABC评分值是阵发性房颤晚期复发的危险因素(P=0.042,HR=2.687,95%CI:1.036-6.971)。ABC评分值预测阵发性房颤消融术后晚期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2(95%CI0.643-0.842),最佳截断点值为6.4(敏感度85.0%,特异度58.5%)。结论:ABC评分值≥6.4是阵发性房颤射导管消融术后晚期复发率增高的预测因子。
其他文献
目的:麻讨多径路常规超声在克罗恩病肠道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消化内科确诊为克罗恩病(CD)的住院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CD的诊断基于临床表现、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克克病理学检查和随访结果,诊断标准根据我国2018年在北京制定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磁识意见》。采用经腹常规超声扫查患者直肠上段、全结肠、口肠、腹腔和腹壁,经会阴联合经直肠超声扫查
以发芽糙米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外源酶的方式降低糙米中植酸含量。分别考查反应温度、pH值、加酶量、酶解时间对降低植酸含量的影响,从影响因素中选出3个重要因素,经响应面软件分析优化,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植酸含量前后的变化,确定了外源酶降解发芽糙米中植酸含量的最优降解条件为酶解温度46℃,pH值4.90,加酶量6.05 m L。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酶解1 h后,发芽糙米的植酸降解率为58.89%
目的:比较分析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单侧与双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02月至2019年02月诊治的41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OLIF联合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组(单侧固定组,n=18例)和OLIF联合双侧椎弓根钉内固定组(双侧固定组,n=23例)。比
[目的]探究术前抑郁程度是否影响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手术治疗的效果;是否能够通过术前抑郁程度预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59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的患者均需满足纳入标准,具有完整的术前及术后随访资料,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通过PHQ-9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通过VAS、JOA、JOA改善率评估
目的:研究围孕期环境因素暴露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发生之间的关联,探讨胎儿CHD的影响因素,为一级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并符合纳入标准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组124例,对照组155例。采用统一设计的问卷调查表,按照统一标准对研究对象进行询问调査。
一、肝内胆管癌患者T-cadherin、Arp2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目的:通过分析肝内胆管细胞癌、癌旁组织中T-钙黏附蛋白(T-cadherin)与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Arp2)的表达差异,探讨两种蛋白的表达与肝内胆管癌的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2例肝内胆管癌及癌旁组织的术后石蜡标本及4例新鲜肝内胆管癌组织,并随访其术后生存时间获得预后资料。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
目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调控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有望成为心力衰竭治疗的新靶点。本研究探讨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 EF)、射血分数中间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mid-range Ejection Fraction,HFmr EF)、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
第一部分大鼠放射性肠纤维化的模型改进和多光子成像目的:结直肠放射性纤维化仍缺乏简易稳定的模型和及时精准的评估方法。本研究拟探讨CT模拟定位、尾侧抬高和降低放射野上界的改良放射方案对大鼠直肠放射性纤维化的建模成功率的影响,并探索多光子成像评估大鼠直肠放射性损伤和纤维化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6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以1:3:2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传统放射组和改良放射组。放射组采用
目的通过术前超声造影联合术中亚甲蓝染色法与单纯术中亚甲蓝染色法的对比,探讨将超声造影运用于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和术前腋窝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64例穿刺病理活检诊断为早期乳腺癌的患者,半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试验组(n=32):术前经超声造影检查判断腋窝淋巴结性质,示踪前哨淋巴结并体表定位,术中联合亚甲蓝法定位前
目的:尿道狭窄的治疗是泌尿外科医生困扰的难题之一。无论是腔内切除或是药物治疗的疗效都不明显。目前有文献报告间充质干细胞(MSC)用于治疗尿道狭窄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其作用的分子机制还未阐明。本研究利用IL-1β诱导人脐带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作用于新西兰兔尿道狭窄模型,研究其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运用超高速离心法提取MSC的外泌体,验证外泌体表型蛋白、粒径检测及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