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锅炉联合中温蒸汽系统设计与模拟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myaccou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的总体消耗量也不断快速增长,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在满足我国巨大能源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的特征,是有效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能源形式,倍受世界的关注。通过太阳能中温热利用技术将太阳能导入到工业领域过程用热中,对降低企业能源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建设及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太阳能-锅炉联合中温蒸汽系统,克服了太阳能辐射的不稳定性与随机性造成的太阳能利用系统中能源输入不稳定的缺点,同时发挥了太阳能和天然气清洁环保可再生等方面优势。以广州市某纺织厂蒸汽用热需求为例对该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详细的模拟研究,并通过蓄热部件以及相关参数的优化实现系统最大的节能效益与经济效益。首先,详细阐述了太阳能-锅炉联合中温蒸汽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广州市某纺织厂工艺过程用热需求为例,对系统各部件进行了选型计算,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蓄热子系统、辅助锅炉以及各换热设备的详细设计与安装分析;同时,提出系统运行相应的控制策略,使系统运行的效果达到工厂要求。其次,基于热力学基本定律以及相关理论知识,对系统各部件建立了准确的数学模型,利用TRNSYS与MATLAB软件对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全年的仿真。深入研究了系统的集热效率、系统太阳能保证率、蓄热系统成本、系统供热量及其环保与经济性等内容,对系统的整体运行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估。最后,对本新型的太阳能-锅炉联合中温蒸汽系统主要的蓄热系统部分,进行了导热油蓄热系统与蒸汽蓄热器系统两种方式的模拟结果对比,分析各类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从集热器进出口温度和蓄热器容积两方面对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提升系统性能;经整体优化之后,系统的节能与经济效益更加显著。
其他文献
随着集成电路特征尺寸不断缩小,传统铜互连电阻率过大和可靠性等问题愈发严重,因而我们需要发展新型互连线技术。碳纳米材料因其诸多良好的物理特性,在互连技术应用中有着广阔的前景,可有效地缓解传统铜互连面临的挑战,从而满足延迟小、承载电流密度高和热效应好的互连要求。本论文对基于碳纳米材料的互连进行了结构设计和优化,建立了竖直石墨烯纳米带互连、铜-石墨烯新型异质互连和铜-碳纳米管混合互连的等效电路模型,对比
为了探究适合于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的滴灌水肥一体化管理制度,将苹果×大豆间作系统作为典型研究对象,在不同的滴灌水肥调控措施下,分析灌水、施肥两个条件对土壤的养分
微菌素J25是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套索性多肽。它的氮端的第1位甘氨酸与第8位谷氨酸形成了一个环状结构,第9位到第21位氨基酸形成的线型尾巴从环中穿过,第19位的苯丙氨酸和第20
土壤侵蚀是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威胁着该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植被能减少水土流失、维持生态平衡,因此在黄土高原地区进行植被建设是治理该区水土流失的
国有企业作为社会组织主体,是一个同时兼具经济管理和其他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组织,其组织身份的职能双重性及特殊性可能给当地的区域环境规制强度政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我国当地政府或环境规制主管部门面对与自己行政级别相同,甚至高于自己的国有企业时,又将对自身所采取的环境保护与规制政策做出何种调整?相比于其他对环境规制强度影响具体因素的实证分析研究,企业产权性质当中的国有企业这一重要影响因素在现有的研究中被
目的:通过查阅收集对骆驼胎盘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外对骆驼胎盘化学成分及药效学研究不够成熟且不多,因此本项研究对阿拉善双峰驼胎盘干粉进行质量评价并初步探索驼胎盘干粉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迅速发展,铝电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铝电解控制过程中,铝电解槽温起着控制中心的作用,是影响铝电解电流效率重要的参数变量之一。然而
地裂缝是土体在地球内外应力以及人类活动作用下,在地表形成的一种带状破裂现象。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地裂缝灾害日益严重。由于存在大量的同沉积地裂缝,其活动特征和破裂扩展机制研究较少,本文以砂土的同沉积地裂缝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同沉积作用下隐伏地裂缝的破裂扩展研究,总结砂土的同沉积破裂扩展规律、演化过程,确定地裂缝上、下盘的变形带宽度,研究成果可以为地裂缝灾害防治涉及的避让距离和地基
生态公益林在保护全球的生态安全、维护地球生物多样性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上有不可否认的地位。二十世纪末以来,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逐一实施,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不断推进
面对严峻的全球资源紧缺和不断恶化的环境污染问题,以锂离子电池为主要动力来源的纯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开发逐渐引起了各汽车生产厂家的密切关注。准确地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S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