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顺应论视角下《纽约时报》涉华英语新闻模糊性的语用探析
新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其主要目的是真实准确地反应客观事实。准确性一直以来是新闻语言的首要要求,然而英语新闻中存在大量的模糊语言,因为模糊性普遍存在于人类语言的交流中,当然也包括英语新闻中。只有将精确语言与模糊语言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
1965年,美国学者查德(L.A.Zadeh)提出的模糊理论开拓了语言学研究的领域。通过对许多有影响力期刊的检索研究,结果显示前人所作对模糊语言的研究主要基于Leech的礼貌原则和Grice的合作原则,较少有从Verchueren的顺应理论进行研究,并且前人所做的多是对模糊限制语的研究,而对于英语新闻语篇的模糊性的研究则比较少。
根据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语言本身具有变异性、流通性和顺应性,这些特性可以让人们在交流过程中做出恰当的选择以顺应精神世界、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顺应理论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出于语言内部或外部的原因而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模糊语言在英语新闻报道中的运用也是出于顺应心理世界、物理世界和社交世界而做出的语言选择。本文以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为理论框架,以2008年的《纽约时报》中的涉华新闻为语料,探索了新闻报道中的模糊现象的使用。本文通过对语料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发现模糊语在英语新闻的词汇、句法、语篇层面的广泛存在,体现了其适应精神世界、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语用作用。
英语新闻语篇中的模糊语是一种很值得研究的语用现象。本文最后还对新闻英语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进行研究,并结合实例就英语新闻模糊语的翻译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如:以模糊译模糊;以精确对模糊;结合文化进行翻译等。通过对涉华英语新闻语篇中模糊语言的系统分析,以期对跨文化交际新闻中的模糊语言的理解与翻译提供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