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与知识分享的关系研究——以组织信任为中介变量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iph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就在于能否高效地对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进行整合、加工与创新,知识管理也因此受到管理者的重视,而知识分享却是知识管理各项流程中的一大难点。现实情境中,由于组织支持力度不够、员工对丧失知识优势的担忧以及组织中学习氛围不强等原因,很多员工不愿与他人分享知识。然而,知识是在传递交流中实现增值,知识分享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员工知识水平与创造力,更能提升组织智力资本,全面激发创新活力。鉴于此,知识分享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以社会交换理论和组织支持理论为理论基础,将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组织信任及知识分享纳入一个研究模型中,探讨了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对知识分享的影响,以及组织信任在此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对组织信任有显著正向影响;(2)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对知识分享有显著正向影响;(3)组织信任对知识分享有显著正向影响;(4)组织信任在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对知识分享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最后根据当前社会的现状以及本研究的结论为促进企业内部知识分享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打破“碎片化”的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模式,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及医疗机构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方法:从整体性治理理论视
本文以A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基于绩效评价的理论知识,采用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的方法,建立了一套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R&D)人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和
90后员工基本上属于就业群体中的新兴人群,处于学校和社会的接壤交界时期。从学校的象牙塔走出来迈向社会,踏入工作岗位,一方面对90后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完成角色转变提出要求。另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岗位技能强、与岗位要求“零”距离的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数以万计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恰恰迎合了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酒店业的大力发展为酒店管理高职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