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作用二氧化铬颗粒的磁电阻效应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_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MR效应的理论研究表明采用高自旋极化率的材料作铁磁电极是获得大的TMR效应的关键,传导电子完全自旋极化的半金属磁体的发现给TMR效应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使其在室温、隧道结中有其它物质存在的条件下仍能保持如此高的自旋极化率。因此,有必要对半金属磁体的磁输运性质进行研究,而粉末磁电阻(PMR)是研究半金属磁体磁输运性质的普适方法,也是目前在半金属磁体研究中广泛采用的方法。二氧化铬(CrO2)是结构最简单的一种半金属磁体,77K下用Adreeve反射法测得其自旋极化率达到98.4%,与理论预言100%的自旋极化率十分接近,这些特点使CrO2在磁电子学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爱尔兰(Coey)、德国(Ziese)、美国(Chien、Xiao、Tang、IBM)等国的研究组已经开展了一些CrO2磁输运性质的研究工作,值得关注的是在CrO2/Cr2O3,CrO2/TiO2,CrO2/polymer等颗粒复合体系中通过颗粒界面状态的调整获得了增强的磁电阻效应,颗粒表面性质对CrO2磁输运性质的影响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研究内容。此外,实验表明通过超声处理不仅可以对团聚颗粒进行分散而且可以改变颗粒表面的性质。   本论文通过对CrO2粉末进行不同时间的超声处理来研究CrO2颗粒表面性质对其磁输运性质的影响。通过测试分析CrO2颗粒的表面成分,晶体结构、颗粒尺寸和电磁性质随超声时间的变化关系,探讨使得CrO2冷压粉末磁输运性质改变的机理。结果表明CrO2颗粒表面成分的改变是导致颗粒间隧穿势垒变化,从而使得CrO2颗粒物理性质和磁输运性质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自1963年Slauterback首先从水螅刺细胞中发现微管(Microtubule,MT)以来,微管的研究已发展为细胞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人们通过对不同处理后MT的形态的观察和量的变化,解释了很多
简要地回顾了原子分子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特别阐述了高离化原子,因为高离化原子在实验物理、天体物理以及核物理中经常遇到,所以研究它们的性质可以促进相关的实验物理以及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相关信道环境下,在MIMO系统中采用快速天线选择方法的性能。首先,推导了在相关信道环境下,利用空间相关矩阵对收/发两端天线同时进行快速选择的准则与算法;其次,
本文研究了强子对撞机Tevatron和LHC上中性top-pion介子П0t的产生机制,信号主要来源于:П0t与第三代夸克的关联产生(ttП0t,bbП0t,-tcП0t);П0t与规范玻色子的关联产生(П0tV,V=
碳纳米管是由石墨片卷成的无缝、中空的管状结构,并且具有很大的长度与直径的比率,可以看成准一维纳米材料。多壁碳纳米管可以由一层到十层甚至上百层的同中心单壁碳层结构组
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了各向异性淬致无序环境中的层列型液晶A-C相变。本课题所研究系统中的无序环境是通过被压缩的凝胶来实现的,液晶处于凝胶中,而凝胶受到的压缩方向则与液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