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有害蓝藻和废弃塑料的处理受到限制,导致资源浪费和新的环境问题。复合炭化热解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资源回收利用方法,可协同处理有害蓝藻及废弃塑料并使之资源化。因此,本文以上述两种废弃物为例,采用炭化热解技术对其进行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通过改变不同工艺条件优化复合炭材料的吸附性能,并对染料废水的处理展开应用研究,以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通过一步活化炭化法制备蓝藻-塑料多孔炭复合材料。以铜绿微囊藻和聚丙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有害蓝藻和废弃塑料的处理受到限制,导致资源浪费和新的环境问题。复合炭化热解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资源回收利用方法,可协同处理有害蓝藻及废弃塑料并使之资源化。因此,本文以上述两种废弃物为例,采用炭化热解技术对其进行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通过改变不同工艺条件优化复合炭材料的吸附性能,并对染料废水的处理展开应用研究,以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通过一步活化炭化法制备蓝藻-塑料多孔炭复合材料。以铜绿微囊藻和聚丙烯塑料为原料,与活化剂K2CO3干混合制备复合炭,由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工艺条件对亚甲基蓝(MB)吸附的影响。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条件:活化温度800℃,盐料比2.0,塑料含量30%。对其进行了结构及形貌表征,证明该复合炭的性能极佳。所制备蓝藻-塑料复合炭的比表面积可达2140 m2/g,较单一蓝藻炭比表面积可提高3.1倍。使用复合炭去除MB的效率高达98.09%,表明了本工艺可制备有效的多孔活性炭。复合炭具有更丰富的微孔结构及烷基基团,验证了蓝藻与塑料在共热解中的协同作用。对制备的蓝藻-塑料复合活性炭材料进行吸附模型拟合及吸附动力学、热力学分析,表明该复合炭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当p H为3、吸附剂投加5 mg/25 m L、吸附时间6 h、室温25℃、罗丹明B(Rh B)溶液浓度为2000 mg/L时,多孔炭对Rh B的吸附量为5378.95 mg/g,较生物炭材料增大了15.67倍。Langmuir等温模型能更好的拟合实验数据,为单分子层吸附;Rh B吸附模型遵循伪一阶速率模型,且吸附为放热自发反应。研究表明,掺杂聚丙烯塑料有助于提高炭材料的吸附性能,得益于材料的微孔结构与表面官能团的双重作用。聚丙烯促进生物质热解的机制为传质与自由基的影响。该论文有图19幅,表14个,参考文献137篇。
其他文献
棉蚜是典型的多食性、周期性害虫,每年给作物产量造成巨大损失。杀虫剂诱导的毒物兴奋效应是棉花蚜虫抗性发展的关键途径之一,以往对农药诱导的亚致死效应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水平上,共生细菌也是这一机制的重要参与者,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生命表和16S r RNA测序的方法,研究了氟啶虫胺腈、溴氰菊酯对棉蚜成虫24 h胁迫后的亚致死效应和跨代效应,以及杀虫剂对棉蚜体内共生菌的关系。主要有以下
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纤维作物,在我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棉花产业的飞速发展与地膜覆盖技术息息相关,但长期进行地膜覆盖,且使用后的残膜却没有有效的进行回收,致使残膜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解决残膜问题迫在眉睫。无膜棉花的优势就在于不使用地膜,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残膜污染问题。无膜棉花的推广与应用对彻底解决国内棉田残膜污染的问题,防止耕地资源质量下降,推动棉花产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具有重要意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儿教师的观察能力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观察能力是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可以反映出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程度。角色游戏作为幼儿较受欢迎的区域游戏之一,具有开放性、不可预见性,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本研究将以角色游戏活动为切入点,以延安市A幼儿园为例,采用行动研究的范式,结合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物分析法
糖是果实品质和风味物质形成及其他营养成分合成的基础原料,糖含量高低不仅是决定果实品质的重要因子,还参与其他重要的生理功能代谢,因此,从分子生物水平研究枣果实糖代谢途径,对枣品种改良及枣产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对目前新疆枣主栽品种(骏枣、灰枣和冬枣)果实糖积累关键时期的糖组分含量的变化以及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模式进行测定;对低糖型品种(大白铃、北碚小枣、黑疙瘩和晋矮2号)和高糖型品种(大灰枣、疙
随着一体化趋势的加强,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状态,民间文化在发展中面临的冲击和挑战不断增多。西方文化进入我国后,对青少年儿童产生巨大的影响,许多儿童不了解民间文化,传统文化与儿童的疏离现象逐渐加剧。为了避免优秀的民间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不良影响,使其得到继承和传扬,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必须重视民间文化元素的融入。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幼儿教育占据着重要地位,此项教育活动直接影响到幼儿长远的发展。在开展幼儿
小学数学是一门难度与复杂性螺旋上升的学科,因此教师的学科教学过程中除新授课以外,复习课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授课后各个层次的学生对于同一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程度是不一样的,教师需要通过复习教学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数学知识,整理和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在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背景下,学校教育受到巨大冲击,各级各类学校纷纷被迫停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支持远程教学的信息技术手段受到教师们的认可和更多关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与思维能力之间相互转换的主要途径。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有一部分教师没有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有效地渗透,而是将重点放在数学逻辑和运算中,导致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一定的理论实践案例。因此,本文从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中“四大领域”的课例实践的角度,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这将会是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教学中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本论文综合运用了问卷调查法、课例研究法等研究方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进行,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要求逐渐提高。估算与人类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是数学知识应用于人类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表现。估算知识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估算教学、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逐渐成为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各民族在教育领域中存在着一定的教育不公平现象。调查滇西少数民族小学生估算能力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或许可以为少数民族估算教学的发展提供可行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的学习任务群确定了未来高中语文教学的变革重点。学习任务群设计理念与语文核心素养一脉相承,通过有关的语言活动积累丰富的汉字、加深汉语现象的理性认识、体会文学语言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体会的基础上理解梳理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语言现象,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理解,在语言表达中形成独具特色的语体风格。在积累、梳理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将积
目的:本研究采用传统分离分析方法对基胡蜂Vespa basalis(Smith)、大胡蜂Vespa magnifica(Smith)、金环胡蜂Vespa mandarinia(Smith)三种胡蜂毒液中肽类物质的分子量进行分析;利用现代定量蛋白质组学对三者毒液蛋白进行相对定量,鉴定并筛选出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处理,并从转录的角度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对V.mandarinia的毒腺内mRNA进行高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