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失眠症患者的睡眠参数监测和韦氏记忆检查,从睡眠结构紊乱的角度研究失眠对记忆的影响以及影响失眠症患者记忆功能改变的影响因素。
方法:
实验分组
严格按照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对所有研究对象(失眠组:30例,对照组:30例)进行记忆检测和整夜睡眠监测,整夜睡眠监测采用Alice-4多导睡眠监测仪,记忆检测采用韦氏记忆量表,失眠组(年龄25-59岁,平均43.03岁,病程2-120月,平均41.55月),对照组(年龄17-56岁,平均36.60岁)
失眠组纳入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编写的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对非器质性失眠症的诊断标准:①主诉或是入睡困难,或难以维持睡眠,或睡眠质量差;②这种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个月以上;③日夜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④睡眠量和/或质的不满意引起了明显的苦恼或影响了社会及职业功能。
失眠组排除标准:①躯体或精神疾病所致的失眠;严重焦虑抑郁障碍(对失眠症患者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测定,抑郁自评量表分数即标准分63分以上,焦虑自评量表分数即标准分60分以上);②口吃;③过度服用咖啡、酒精等精神活性物质的情况;④不同意参加研究者;⑤1个月内应用精神药物史。
实验方法
按照韦氏记忆量表(甲式)测试被试者的客观记忆,记忆测试在做多导睡眠监测当晚在心理评估室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在多导睡眠监测室里完成。
结果:
(1)失眠组的睡眠结构紊乱,主要体现在潜伏期时间长、醒觉时间的比例高、3期睡眠、4期睡眠及核心睡眠比例低,差异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p<0.05和p<0.01)。
(2)失眠组的记忆功能有所降低,失眠组记忆商及各因子得分总体上都低于正常对照组,主要体现长短时记忆及记忆商数受损,差异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p<0.05和p<0.01)。
(3)醒觉睡眠、S4期睡眠和教育水平可能与失眠症患者记忆改变有关。
(4)失眠组主客观记忆没有显著性差异(p=0.276)。
(5)教育水平对于记忆功能有显著性影响(p<0.01)
(6)病程长短与记忆功能相关不显著。
结论:
失眠症患者记忆功能受损,可能与睡眠结构紊乱有关,低教育水平失眠者记忆容易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