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P2P网络借贷引入中国,部分中小企业、私营业主以及个人融资难的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但是事物的诞生总是有利又有弊,因其产生的法律风险也是频频发生。本文研究的是P2P网络借贷的法律风险,并依据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提供相应的对策。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入国内著名的P2P网络借贷平台,以借款人或者贷款人的身份进行借款或者贷款。从实践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分析其存在的风险,并从实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本文包括引言、正文、结论三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由以下四章组成:本文研究的是P2P线上网络借贷的法律风险控制,那么作为P2P线上网络借贷的基础概念--P2P线上网络借贷以及P2P线上网络借贷法律风险则需要在第一章中厘清。同时,第一章还对P2P线上网络借贷与民间借贷、网上银行借贷模式、小额贷款、非吸储类放贷人、传统民间借贷中介公司这些日常易与P2P线上网络借贷相混淆的概念做了区分。此外,还简析了P2P线上网络借贷的特征以及P2P线上网络借贷法律风险的特征,以便进一步定位P2P线上网络借贷和P2P线上网络借贷法律风险。第二章则在第一章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介绍P2P线上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性质以及P2P线上网络借贷中各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通过对P2P线上网络借贷行为的阐释,确认P2P线上网络借贷属于合法的民间借贷,又通过准金融机构说和信贷服务中介说的比较区分,进一步确认宜将P2P线上网络借贷平台定性为准金融机构。同时通过阐述P2P线上网络借贷各方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包括借款者与贷款者之间的借贷合同关系、借款者与中介平台之间的中介服务合同关系、贷款者与第三方支付平台之间的保管合同关系,通过这些法律关系的介绍,为后文的法律风险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章则是对P2P线上网络借贷的法律风险做类型化划分,从主体、环境、主体行为三个要素出发。其中,分析了因主体不明引发的风险,包括因借款方身份认证真实性引发的风险、因P2P线上网络借贷平台性质不明引发的风险和因资金托管第三方沉淀资金问题引发的风险三个方面;因环境困扰引发的风险包括因网络环境引发的法律风险和因国家法律法规环境引发的风险;因主体行为引发的风险包括因借款人行为引发的法律风险和因中介平台行为引发的风险。最后一章则是建立在第三章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可行性对策。其中针对因主体不明引发的法律风险提出完善个人征信体系、建立规范合理的中介平台信用评级制度、明确中介平台的法律性质这三个建议;针对因环境困扰引发的法律风险则提出通过加强借贷双方隐私权保护、提高中介平台信息透明度、建立行业协会自律组织来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针对因主体作为或者不作为引发的法律风险提出加强贷前审核和跟踪贷后管理、保障借款用途合法化、建立资金安全保障机制、完善中介平台准入制度四个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