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网络环境下健康信息获取途径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人口老龄化问题、疾病谱朝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转变、亚健康问题、营养相关健康问题等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而我国幅员广阔,医疗资源相对短缺,医疗费用螺旋上升,不连续医疗模式下,难以单纯通过医疗机构来解决各种健康问题。伴随着中国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提高的同时,健康素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为健康信息获取提供了基础条件。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载体充斥人们的生活,如计算机网络、移动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书籍印刷品、亲戚朋友等,人们可以自由选择通过自己最容易接受的各种信息途径获得健康信息。目的:了解健康信息获取行为的研究前沿及热点,了解人们健康信息获取途径的选择情况,并且影响健康信息获取途径选择的各种因素,从而明确不同人口学特征人群主要通过哪种途径获取健康信息,以便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信息的宣传工作。方法:采用文献调研法和问卷调查法。以健康信息为主题检索文献,导出文献题录信息,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题录信息进行分析。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并咨询相关专家,确定问卷调查内容。通过电子问卷和纸质问卷相结合进行调查,回收问卷并整理,通过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使用SAS8.0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使用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方法对健康信息获取途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健康信息获取行为的研究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健康信息获取行为研究演变路径由早期的营养信息、传染病控制信息、内科信息传播研究,演变到当前的互联网健康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健康信息安全获取方面的研究。健康信息获取的研究主要分三类:健康信息获取行为的研究、网络获取健康信息的质量评价、健康信息获取行为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健康信息获取的研究热点分别是健康信息获取行为的目的动机研究、健康信息获取的途径研究、获取的健康信息质量研究、健康信息获取的效果及影响研究、健康信息获取的人群研究。健康信息的获取行为的研究前沿经历了医生健康信息获取、医疗服务提升——大众媒介健康信息获取——互联网健康信息获取——移动医疗的健康信息获取的过程。本次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80份,男性占46.76%,40岁及以下占66.76%,大学及以上学历占59.41%。收入主要集中在2000-3999元,26.91%没有医学教育背景。健康信息获取途径选择情况分别为计算机网络(66.91%)、移动网络(36.32%)、电视(64.41%)、广播(11.18%)、报纸杂志(51.03%)、亲戚朋友(58.38%)、其它(7.21%)。48.97%首选计算机互联网。网络健康信息获取渠道分别是搜索引擎(54.12%)、专业数据库(2.94%)、社交平台(17.25%)、公共门户网站(12.94%)、专业健康网站(6.32%)、其它(6.32%)。健康信息影响因素研究显示,女性比男性更加可能通过报纸杂志等印刷品获取健康信息,年龄越大,通过计算机网络、移动网络获取健康信息的概率越小,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亲戚朋友获取健康信息的概率越大。已婚者较单身者较少通过计算机、电视、广播、报纸、杂志获取健康信息,较多通过移动网络获取健康信息。文化程度越高者,通过计算机、移动网络获取健康信息的概率越大,通过电视节目、亲戚朋友途径获取健康信息的概率越小。学生通过移动网络获取健康信息的概率较大,务农者通过报纸杂志获取健康信息的可能性较小。6000元月薪收入者,通过移动网络获取健康信息的概率较大。有医学教育背景者较多地通过报纸、杂志途径获取健康信息,较少通过亲戚朋友获取健康信息。结论:健康信息获取行为可视化研究显示了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健康信息获取行为的研究的演变。从该演变过程中,看到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健康信息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调查研究也显示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健康信息的主要途径,移动互联网正在快速发展,传统的电视、报纸杂志、亲戚朋友途径,在人们的健康信息获取过程中仍然居于重要位置。相关健康部门,应根据不同人群健康信息获取特征,制定健康信息有效传播的方案策略。
其他文献
和谐校园创建是文明社会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构建和谐校园其最重要的含义是让学生、教师和学校都能在其中得到和谐发展。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管理思想核心是“以和为贵”原则:道家学派讲究“无为而治”;儒家管理思想是“以仁(人)为本”;墨家学说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这些传统管理理念和思想观对现代学校和谐校园建设都有非常重要的启迪和引导作用,也为学校管理者在创建和谐校园过程中提供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几个方面  1.注重学生数学气质
在教育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教育质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非常关注并不断探索的课题。而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管理,班主任显得非常重要。为此,搞好班主任工作,对学校的教育工作,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和具有深远的意义。笔者由于多年来一直从事小学教育,并担任不同年级的班主任,深感小学班主任责任之重大,在悉心抓好工作之余,对如何抓好小学班主任工作也掌握了一些方法,现浅谈于下,以
教学闲暇之余读了于丹的《论语》解读,内心被她所讲的真实和“深刻”所感染,自己深深地思索着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是否曾有过这样的深刻的感悟和对人生最为真实的挖掘。今天,结合自己工作的点滴,借助于丹笔下的孔子之道,浅谈我的班级管理工作。   一、我的育人之法   1、习惯养成之法  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是保证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基础,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严格的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并严格的要求学生,但谁
当他们入校的那一天起,就成了一名大学生,当他们离校走向社会后,便成了一个职业人。就广义而言,世间所有的大学生,古今中外,无一例外,都走着一条职业人的道路。通过三年的学习,将如何从一名大学生向职业人转化的。他们作为未来的职业人,既不同于社会上的白领,也不属于蓝领。而是既有理论知识又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群,被社会戏称为灰领的职业者具有高尚的品格,高尚理想与追求。努力从事社会公益劳动,走向社会争做一个道
复习课就是把学生学过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针对不同的科目,要以学生学会学习为目标,以本班学生的实际基础来进行复习。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对大量的枯燥无味的练习不感兴趣,易产生厌倦的心理。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有效整合、合理全面、有序地进行复习非常必要。下面我就谈谈低年级数学课复习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增强兴趣,激发
摘要:丁善德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他的钢琴组曲《儿童钢琴曲八首》音乐形象鲜明,引人入胜,是一部构思精密、结构严谨、设计巧妙的佳作。曲中八个乐章各自都有独特的个性形象,把儿童的生活、游戏、梦想等情景刻画出来,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本文从曲式结构、旋律、和声、织体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阐明作品的创作手法、艺术特征以及音乐意境。  关键词:丁善德 儿童钢琴曲 解析    本论文成果所属基
高校教师职称分类评价是新时期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教师职称分类评价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结合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按照以人为本和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理念,通过科学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