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灯

来源 :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没有想到,墨水瓶洗干净以后居然不是黑色的—眼前这个干干净净的空墨水瓶,透明的玻璃中透出一丝淡淡的绿意,颇有点玲珑剔透的味道。瓶口上有一个铜钱样的垫圈,垫圈中间空隙里还插着一截干巴巴的棉线。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姥爷告诉我,这是过去穷人家用的煤油灯,没有灯盏、灯罩和底座,从油瓶到灯芯,都是自己制作的,过去农村人大部分都是用这种灯来照明。
  姥爷小时候住校读书,每晚都是在这样一个小小的灯下温习功课。他们那时的晚自习,既没有电灯,也没有蜡烛,每人都带着自家自制的煤油灯。我问姥爷:“在静谧的夜色里,教室里亮起许多小灯,是不是很好玩啊?”姥爷回答:“哪来的‘许多’?当时人们普遍穷,经常三四个同学围坐到一起共用一盏灯。”他还告诉我,那时候的冬天很冷,教室的破窗户漏风;后来村委出钱,老师带领大家用塑料纸将窗户糊了,待在不再进风的教室里大家觉着像过年一样幸福。
  我央求姥爷把煤油灯点着。于是,他去修车铺找了些柴油,又用棉线重新捻了条灯芯,三两下便使煤油灯“重生”了。姥爷将电灯关了,一边“嚓嚓”地划火柴,一边跟我说:“以前人们为了省煤油,早早就睡觉,睡不着就在黑夜里躺着想事儿,想从前和将來,都是过日子的事儿。”
  “好暗呀!”我说。习惯了亮如白昼的白炽灯和城市的霓虹灯,小小的油灯光晕让我很不适应,这真正是“一灯如豆”。屋内一切都变得影影绰绰起来,我感觉自己的眼睛在昏黄中变大了。真不知道以前的人是怎么度过漫长黑夜的。姥姥告诉我,她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太姥姥,当年就是在这样的光线下,和婶娘妯娌们一起,给八路军纳鞋底、缝内衣的;而这样的灯光,也伴随着姥爷度过了无数个“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寒窗日子。
  我逐渐适应了昏暗,也能看清月色下的小院了,院里的桃树、月季、猫窝都变得愈加清晰起来,仿佛有了生命。星星如同晶亮的钻石,我这才发现,原来夜晚的天空也是蓝色的。
  指导老师:解建芳
其他文献
一只叫西溪的眼  如果西湖是杭州善睐的明眸,西溪则是她另一只没有化过妆的眼睛。  醉梦    人有时不用喝一滴酒,吃饭也能吃醉。国外科学家研究过,很多人都有这种自酿的特异功能。  一日午饭后,浑身发软,只好躺着翻翻书,翻到了这些文字:  “松木场入古荡,溪流浅窄,不容巨舟,自古荡以西,并称西溪。”  “一片芦花,明月映之,白如积雪,大是奇景。”  “明清时期,居民大量培育梅花,以梅为业……本极大而
一  踩着雪,走在一条小路上。雪带着静谧,就这么来了。  那是可以听见的静谧。  头上,雪窸窸窣窣地飘落,柔柔地抚触脸庞。脚下,雪咯吱咯吱地响,让脚步不至于感觉孤单。  天地,在雪的声音里显现出来。旷远、邈远、悠远,浩大无垠。  那是静谧的幕布所映射。  正被时光抚摩。  这时的阳光透着一丝暖意,远远地、淡淡地,像一个远方的牵念,有点暖,有点甜,有点冷,有点隔着什么,痒痒地勾着人心。  这时的鸟鸣
一  阉猪高手陈庆的铃铛在村里一响,整个村子就缩紧了身子,孩子们不敢放肆哭喊,姑娘家马上关好门窗,青年小伙也会皱紧眉头,感觉浑身不自在,只有那些养了一大窝待阉割的猪崽的大妈,听到这夺魂的铃声,马上放下手里的活儿,争前恐后地赶到他的跟前。    谁都知道这个摇铃人的秘密:他的老婆失踪了。但是,在他面前,没有人敢表露出知道他的秘密。最不会掩饰的是孩子,有时躲在大人的屁股后偷偷看他,眼里全是惊恐。他很注
对于石榴,大家并不陌生吧?乍一眼看去,它们身上斑斑点点,好像长了许多雀斑。要说它们比较好看的地方,也就那黄皮肤里还透了点儿红,但因为有点点“色斑”,即使头上饰以褐色“皇冠”,外表也不尽如人意。  但是,石榴也“不可貌相”。  轻轻把石榴剥开,汁水便调皮地四处飞溅,石榴里的籽也露了脸。每一颗籽与石榴饱经风霜的外表迥然不同,颗颗那样饱满,像清晨的露珠,又似粉里透白的珍珠,更像粉紅的玛瑙。这么多颗“玛瑙
令我久久仰视周村的,不仅仅因为它是一个商业重地,更因为它是一个文学高地!蒲松龄的文学巨著《聊斋志异》就诞生在这里。这便有“蒲学圣地,聊斋渊源”之谓。    在中国文学史上,《聊斋志异》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它既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学的明珠。因此,蒲松龄与莫泊桑、契科夫同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聊斋志异》的中外影响是巨大的。如今,根据聊斋故事改编的戏曲剧本
今天是星期天,为了让妈妈好好休息一下,我这个老“采购员”又自告奋勇要出去买菜。妈妈给了我50块钱,叮嘱我一番,我就出发了。  我揣着这50块钱,穿过几条马路,来到了大润发超市。大润发的食品可真多啊,我就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得眼花缭乱。因为经常来这里买菜,所以我很快就挑好了五花肉、鸡肉和节瓜,然后来到了收银台。售货员姐姐收了我的钱,还帮我把东西装到购物袋里面。我数了数她找回来的钱,15块9毛,一
1  从录音棚里出来,安然浑身湿漉漉的。  这已经不是安然第一次过来录音,可还是不适应,那些令人身心躁动的语句,让她感到某种强烈的饥渴。黝黑的走廊尽头有一间很小的主控室,每次安然经过那里,门都会很及时地打开,一个面目模糊的矮壮男人探头出来,喊一声“安然老师”,然后把一个信封递给她,里面是已经准备好的现金。  走进阳光里,安然的头有些晕。她想着先回家休息一下,因为电台节目调整,白天她有太多的空闲时间
连日气温飙升,唯囿室内,于丹青翰墨中觅得一方阴凉。遴取数册,置之床头,拥帖而读,如偃卧松林,清凉沁脾。  《兰亭集序》从容娴和,气盛神凝,乃东晋王羲之四十七岁时所书,述其与友人雅士会聚兰亭盛游之事。凡三百二十七个字,逸笔天成,且变化结构、转换笔法,匠心独运而无丝毫造作痕迹,诚资质超群,功力深厚之作,谓之书中神品,实当之无愧。兰亭书法,符合传统书法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
今天,我和邻居家的几个小伙伴举行了一次“卖报纸”活动。  我让爸爸从报亭里批发了60份《扬子晚报》,我和几个小伙伴每人分了10份。  下午两点,我们顶着太阳来到广场卖报。头一次卖报纸,我有一点害羞,怕没有人买。为了给自己壮胆,我大声喊道:“来呀,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不一会儿,有一位老爷爷走了过来,我壮着胆子上前对他说:“老爷爷,买一份报纸吧,很便宜的,1元一份。”老爷爷望着我说:“对不起,小
拼花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