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类是一种自定义数据类型,可以使用类将功能、处理、值、对数据库访问用进行抽象定义。应用类可以高效、方便的对网站进行开发,同时对后期的维护也带来方便。本文主要从利用类来对数据进行RSA加密/解密,以及应用类来对数据库记录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操作。
关键词 方便 重复利用 类
类其实就是一种自定义的数据类型,而对象就是相应类型的变量。在程序开发过程中,我们把研究对象的特性进行抽象与归纳。用类的属性来表示研究对象的特性,用类的方法来完成研究对象可以执行的操作。用户可以使用类将功能、处理、值、数据库访问和其他任何可以用ASP.Net代码创造的对象进行打包。本文主要从用类来实现对数据进行RSA加密/解密,以及应用类对数据库记录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操作。
在ASP.NET应用类之前我们应学会如何去定义一个类,那么定义一个类是有相应的规范,它的语法规范是:
[修饰符] Class 类名
类体
End Class
其中修饰符主要有:①private同一个类中可以访问的;②protected 类和它的继承里可以访问的;③friend 组件/工程内可以访问的;④public 全局范围都可以访问的。类体部分就是类的实现,也可以称为类的主体。主要有类的属性与方法。在定义类方法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过程与函数区别。有返回值的一定是函数,那我们就要用关键词:function去定义函数。所以在定义类时一定要小心。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中定义时,创建好网站后,先在解决方案资源管理器“选择网站”->“右击” ->“添加新项” ->“选择类” ->“修改类的名称” ->“定义类”。
通过定义类,引入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为了数据的安全性,在很多时间我们会对数据进行加密。在这里我们引用RSA加密算法来对数据加密与解密。RSA公钥加密算法是1977年由Ron Rivest、Adi Shamirh和LenAdleman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它是一种非对称加密算法。在应用中我们直接通过Imports System..Security.Cryptography语句来引用Cryptography.。定义类代码如下所示:
Imports Microsoft.VisualBasic
Imports System
Imports System.IO
Imports System.Text
Imports System.Security.Cryptography
Public Class RSAJM
Private rsa1 As New RSACryptoServiceProvider()
Private rsa2 As New RSACryptoServiceProvider()
Public mm() As Byte
Public Function jiami(ByVal ym As String) As Byte()
Dim gy As String = rsa1.ToXmlString(False)
rsa2.FromXmlString(gy)
Dim jmm() As Byte
jmm = rsa2.Encrypt(Encoding.UTF8.GetBytes(ym), False)
Dim i As Integer = 0
mm = jmm
Return jmm
End Function
Public Function jiemi(ByVal mm() As Byte) As String
Dim ym() As Byte
ym = rsa1.Decrypt(mm, False)
Return Encoding.UTF8.GetString(ym)
End Function
End Class
定义好类后要对数据进行加密,首先应先定义对象:Dim bb As New RSAJM(),然后调用对象的jiami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如要对"123abc"进行加密,则是:bb.jiami("123abc")。通过加密得到Byte 数组为:95-DF-87-9F-48-D1-DE-8D-09-6B-44-37-63-69-DC-5C-28-59-DA-A8-12-E5-26-07-FD-5A-D7-B4-FB-9A-2C-D9-DD-B1-55-1E-DA-5F-AD-F4-CB-1B-52-A6-C2-49-1A-A2-59-86-51-7F-74-75-E3-95-E3-E6-4D-3B-97-22-29-53-13-40-02-B1-C0-28-41-30-9B-66。要解密则调用对象的jiemi方法。如对上面的密码进行解密就用:bb.jiemi(bb.mm)即可。解密后的结果为:"123abc"。在以后的网站开发中我们要对数据数据加密、解密我们只需调用定义一个类,然后调用它的方法。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而且可重复性强。
通过定义类来实现对数据的访问。我们知道我们对数据库的操作都是连接数据库;添加、修改、删除记录这几项操作。只是操作的数据库名称与SQL语句不同。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定义类来实现对数据库的操作,从而使得我们的操作简单、方便。类的定义如下:
Imports Microsoft.VisualBasic
Imports System.Data
Imports System.Data.OleDb
Public Class DBCon
Privaet mycmd As New OleDbCommand()
Privaet mycon As New OleDbConnection() Privaet DBRear As OleDbDataReader
Public Sub SelectData()
DBRear = mycmd.ExecuteReader()
End Sub
Public Sub Dbconnection(ByVal aa As String)
Dim mystr As String
mystr = "Provider = Microsoft.Jet.OLEDB.4.0;" & _
"Data Source =" + System.Web.HttpContext.Current.Server.MapPath("~\\App_data\\" + aa)
mycon.ConnectionString = mystr
mycon.Open()
End Sub
Public Sub DbCommand(ByVal mysql As String)
mycmd.CommandText = mysql
mycmd.Connection = mycon
End Sub
Public Sub UD()
mycmd.ExecuteNonQuery()
End Sub
Public Sub CloDB()
mycon.Close()
End Sub
End Class
我们添加、删除数据只需定义对象,然后通过调用Public Sub Dbconnection(ByVal aa As String)其中参数"aa"是要连接数据库的名称;再调用Public Sub DbCommand(ByVal mysql As String)来设置SQL语句与创建OleDbCommand对象,其中参数"mysql"则是要传入的SQL语句;最后调用Public Sub UD()就可以了。要查询记录则在调用了DbCommand过程之后,调用Public Sub SelectData()来获取OleDbDataReader对象。最后通过OleDbDataReader对象的Read()方法来获取查询结果。
上面两个类的应用中我们可以知道通过类可以实现代码的重复利用 ;易编写、易维护、易使用;而不需要编译,非常方便。提高了网站开发的效率。而且对于网站后期的维护也非常方便。所以类在ASP.NET中的应用是非常多的。
(作者单位:河源理工学校)
参考文献:
[1]李春葆,金晶,喻丹丹,曾慧,曾平编著.ASP.NET2.0动态网站设计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沈大林,张晓蕾主编.杨旭,沈昕,秦晓文副主编.ASP.NET动态网站设计培训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关键词 方便 重复利用 类
类其实就是一种自定义的数据类型,而对象就是相应类型的变量。在程序开发过程中,我们把研究对象的特性进行抽象与归纳。用类的属性来表示研究对象的特性,用类的方法来完成研究对象可以执行的操作。用户可以使用类将功能、处理、值、数据库访问和其他任何可以用ASP.Net代码创造的对象进行打包。本文主要从用类来实现对数据进行RSA加密/解密,以及应用类对数据库记录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操作。
在ASP.NET应用类之前我们应学会如何去定义一个类,那么定义一个类是有相应的规范,它的语法规范是:
[修饰符] Class 类名
类体
End Class
其中修饰符主要有:①private同一个类中可以访问的;②protected 类和它的继承里可以访问的;③friend 组件/工程内可以访问的;④public 全局范围都可以访问的。类体部分就是类的实现,也可以称为类的主体。主要有类的属性与方法。在定义类方法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过程与函数区别。有返回值的一定是函数,那我们就要用关键词:function去定义函数。所以在定义类时一定要小心。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中定义时,创建好网站后,先在解决方案资源管理器“选择网站”->“右击” ->“添加新项” ->“选择类” ->“修改类的名称” ->“定义类”。
通过定义类,引入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为了数据的安全性,在很多时间我们会对数据进行加密。在这里我们引用RSA加密算法来对数据加密与解密。RSA公钥加密算法是1977年由Ron Rivest、Adi Shamirh和LenAdleman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它是一种非对称加密算法。在应用中我们直接通过Imports System..Security.Cryptography语句来引用Cryptography.。定义类代码如下所示:
Imports Microsoft.VisualBasic
Imports System
Imports System.IO
Imports System.Text
Imports System.Security.Cryptography
Public Class RSAJM
Private rsa1 As New RSACryptoServiceProvider()
Private rsa2 As New RSACryptoServiceProvider()
Public mm() As Byte
Public Function jiami(ByVal ym As String) As Byte()
Dim gy As String = rsa1.ToXmlString(False)
rsa2.FromXmlString(gy)
Dim jmm() As Byte
jmm = rsa2.Encrypt(Encoding.UTF8.GetBytes(ym), False)
Dim i As Integer = 0
mm = jmm
Return jmm
End Function
Public Function jiemi(ByVal mm() As Byte) As String
Dim ym() As Byte
ym = rsa1.Decrypt(mm, False)
Return Encoding.UTF8.GetString(ym)
End Function
End Class
定义好类后要对数据进行加密,首先应先定义对象:Dim bb As New RSAJM(),然后调用对象的jiami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如要对"123abc"进行加密,则是:bb.jiami("123abc")。通过加密得到Byte 数组为:95-DF-87-9F-48-D1-DE-8D-09-6B-44-37-63-69-DC-5C-28-59-DA-A8-12-E5-26-07-FD-5A-D7-B4-FB-9A-2C-D9-DD-B1-55-1E-DA-5F-AD-F4-CB-1B-52-A6-C2-49-1A-A2-59-86-51-7F-74-75-E3-95-E3-E6-4D-3B-97-22-29-53-13-40-02-B1-C0-28-41-30-9B-66。要解密则调用对象的jiemi方法。如对上面的密码进行解密就用:bb.jiemi(bb.mm)即可。解密后的结果为:"123abc"。在以后的网站开发中我们要对数据数据加密、解密我们只需调用定义一个类,然后调用它的方法。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而且可重复性强。
通过定义类来实现对数据的访问。我们知道我们对数据库的操作都是连接数据库;添加、修改、删除记录这几项操作。只是操作的数据库名称与SQL语句不同。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定义类来实现对数据库的操作,从而使得我们的操作简单、方便。类的定义如下:
Imports Microsoft.VisualBasic
Imports System.Data
Imports System.Data.OleDb
Public Class DBCon
Privaet mycmd As New OleDbCommand()
Privaet mycon As New OleDbConnection() Privaet DBRear As OleDbDataReader
Public Sub SelectData()
DBRear = mycmd.ExecuteReader()
End Sub
Public Sub Dbconnection(ByVal aa As String)
Dim mystr As String
mystr = "Provider = Microsoft.Jet.OLEDB.4.0;" & _
"Data Source =" + System.Web.HttpContext.Current.Server.MapPath("~\\App_data\\" + aa)
mycon.ConnectionString = mystr
mycon.Open()
End Sub
Public Sub DbCommand(ByVal mysql As String)
mycmd.CommandText = mysql
mycmd.Connection = mycon
End Sub
Public Sub UD()
mycmd.ExecuteNonQuery()
End Sub
Public Sub CloDB()
mycon.Close()
End Sub
End Class
我们添加、删除数据只需定义对象,然后通过调用Public Sub Dbconnection(ByVal aa As String)其中参数"aa"是要连接数据库的名称;再调用Public Sub DbCommand(ByVal mysql As String)来设置SQL语句与创建OleDbCommand对象,其中参数"mysql"则是要传入的SQL语句;最后调用Public Sub UD()就可以了。要查询记录则在调用了DbCommand过程之后,调用Public Sub SelectData()来获取OleDbDataReader对象。最后通过OleDbDataReader对象的Read()方法来获取查询结果。
上面两个类的应用中我们可以知道通过类可以实现代码的重复利用 ;易编写、易维护、易使用;而不需要编译,非常方便。提高了网站开发的效率。而且对于网站后期的维护也非常方便。所以类在ASP.NET中的应用是非常多的。
(作者单位:河源理工学校)
参考文献:
[1]李春葆,金晶,喻丹丹,曾慧,曾平编著.ASP.NET2.0动态网站设计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沈大林,张晓蕾主编.杨旭,沈昕,秦晓文副主编.ASP.NET动态网站设计培训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