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班主任的“勤”、“心”、“爱”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200710081202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8-165-01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建构者,组织者、领导者,是班级的中心与灵魂。要建立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即对工作要有责任心、对学生要有爱心、对问题要有耐心。随着中职学生生源的多样化,每个学生个性的差异也更大了。这种变化向学校教育、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何提高学生素质,使他们成就学业,成就明天,对每一位班主任工作赋予了新的要求。
  
  一、“勤”
  
  勤用脑。班级管理工作是一件常抓常新的工作,班级里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是各式各样,为了能有效地教育学生,班主任就要多思考,勤用脑,把班级管理中的措施早想到,这样就能为今后的班级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勤用眼。作为班主任老师,不说是要有一双火眼金睛,也要做到能察言观色。通过对学生中间出现的一些异常情况的留意,及时发现一些不良苗头,防止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
  勤用口。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多和他们交流和沟通,是班主任了解同学及班级情况的十分重要的途径,为此,班主任应经常有意无意地和学生进行交流,真诚的交流,拉近了自己与同学的距离,从而使同学们愿意把心里话说给我听。
  
  二、“心”
  
  真诚之心。班级管理需要“真心”“诚心”,使学生觉得老师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成长。这就需要班主任能不分厚薄地对待学生,平时要多与学生谈心,要多注意学生的举止言行,掌握他们的思想变化,一旦发现问题苗头后,就要进行教育引导,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放手之心。班级管理要搞好,光靠班主任个人是不行的。在这方面,班干部有着特殊的优势,所起的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因此,班主任要有“放手之心”,即大力培养班干部队伍,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左右手。这做好了,班级的各项工作就自然地好开展了,班级管理也就事半功倍了。
  协作之心。班级教育和管理活动要有科任教师的团结协作。不少科任教师在平时由于和学生交流不够,了解不深,所以在对学生的评价上,往往以自己这一学科的眼光去进行。有时因为不够准确全面而影响了教育效果。班主任应时常与科任教师交流各自所掌握到的学生的思想情况和学习情况,并向他们征询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老师之间,师生之间互相配合,感情融洽了,教学也就相长了。
  
  三、“爱”
  
  母亲似的“偏爱”。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
  父亲般的严爱。优等生,谁都爱他们。也正因为如此,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被原谅、袒护。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对这类学生,我从不宠坏他们,更不迁就他们。成天被人赞誉的学生,只有在父亲般不苟言笑实则理智深沉的爱之中,严格要求,警钟常敲,才能克服自身的弱点,扬起风帆前进。
  集体之爱。注重集体的力量形成合力,使集体中的每一成员奋力拼搏,你追我赶,全力以赴为班级做好事,同学们不仅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时能关心他人,奋力为集体争创荣誉。
其他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