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三则注释质疑

来源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200912345678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氓》是《诗经》中的名篇,被选入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 修)《语文》第三册。一般认为它是一首弃妇的怨诗,笔者喜欢读这首诗歌,但 发现教材上的注释有三处值得商榷,现考证分析如下:
  一、“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教材第4页注释(20):“女子没有什么差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爽,这里是差错的意思。贰,不专一,有二心,跟‘壹’相对。”笔者认为此处对“贰”的注释值得质疑。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中云:“贰当为黄之讹,音他得反,即‘忒’之借字。《洪范》‘衍忒’,《史记·宋微子世家》作‘衍黄’。《管子·正篇》‘如四时之不黄’,即《易》之‘四时不忒’也。”王引之还引用了《尔雅》中的资料来证明:“《尔雅》:‘爽,差也。’‘爽,忒也。’《豫卦》、《彖传》郑注:‘忒,差也。’是爽与忒同训为‘差’。《尔雅》说此诗曰:‘晏晏旦旦,悔爽忒也。’正谓恨士之爽忒其行。据《尔雅》所释,《诗》之作‘黄’明矣。”所以,据王引之考证,教材中“贰”应是“黄”的讹写,而“黄”又是“忒”的借字,与“爽”同义,都有“差错、偏差”的意思。陈乔枞亦云:“据《尔雅》‘悔爽忒’之语,足证《鲁诗》是作‘士忒其行’,毛讹作‘贰’,三家皆当作‘忒’也。”清代王先谦在《诗三家义集疏》中赞同王引之、陈乔枞的观点,说:“诗言我无爽忒,汝之行乃有差忒,所以然者,汝之心失其中,不专一其德而有二三耳,故初至于暴而其后见弃逐也。”清代马瑞辰在《毛诗传笺通释》中也说:“贰当为黄字形近之讹。黄,他得反,与忒同音。《说文》:‘黄,从人求物也。’《诗》作黄者,忒之同音假借。”另外,《辞源》和《汉语大词典》中都有这样的注释:“贰,通‘忒’,差错。”而所举的例句正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综上所述,教材中的“贰”应是“黄”或“忒”,与“爽”意义相近,意为 “差错”。整句意为:女子没什么差错,男子行为却出现了差错。
  二、“总角之宴”
  教材第5页注释(3)对“总角”的解释是:“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 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此处说“总角”指代少年时代也有待商榷。《毛传》:“总角,结发也。”(郑玄)笺云:“我为童女未笄,结发晏然之时,……。”王先谦在《诗三家义集疏》中认为:“总角者,童女直结其发,聚之为两角。自为童女时即见此氓,是贸丝非一次,至长成后乃与相期约耳。”郑玄和王先谦在对“总角”的注释中都谈到“童女”,那么,“总角”指代童年时代可见一斑。再看《辞源》中的注释:总角,古代男女未成年前束发为两结,形状如角,故称总角。后因以借指童时。《辞源》中作为例证的句子也正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汉语大词典》中关于“总角”有两条注释:(1)古时儿童束发为两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称总角。(2)借指童年。总角交:童年相交的好友。另外,今人所著的《诗经译注》、《诗经全译》都认为“总角”指代童年。根据以上的考证分析,显而易见,“总角”应该指代童年时代,而非教材中所说的“指代少年时代”。
  三、“言笑晏晏”
  关于“晏晏”,教材第5页中的注释是“欢乐的样子”。欢乐指的是一种心情,即很高兴很快乐的样子。但笔者认为文中“晏晏”应该指一种温和、和悦的态度。毛传:“晏晏,和柔也。”《尔雅·释训》:“晏晏,柔也。”《广韵·谏韵》:“晏,柔也。”这三部书中都把“晏晏”(或“晏”)解释为柔和、温和的意思。《诗三家义集疏》中云:“始则言笑和柔,继则信誓诚恳,所以诱之备至,今于爽忒后述之如此。”《礼·表记》:“《国风》曰:‘信誓旦旦,言笑晏晏,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郑注:此皆与为婚礼而不终也。言始合会,言笑和悦,要誓甚信,今不思其本恩之反复,反复之不思,亦已焉哉,无如此人何。怨深也。此处谈到的“和柔”、“和悦”都指的是一种态度。再看“晏晏”用在别处的意思。《论衡·恢国篇》:“唐之晏晏,舜之。”《后汉书·何敞传》:“今国家秉聪明之弘道,明公履晏晏之纯德。”李贤对这两处的注释是:“晏晏,温和也。”这两篇文章和李贤的注释是笔者观点的极好佐证。再不厌其烦地罗列以下证据:《辞源》:“晏晏:温和,安和。”其引用《氓》中原句为例。《汉语大字典》“晏”的注释(2)是:“柔和;温和;常叠用。”所有的资料都证明“晏晏”指的是一种温和、柔和的态度,而不是教材中所说的“欢乐的样子”。只有把“晏晏”解释为态度的温和、柔和,才能跟文中的“至于暴矣”相对应。男子行为的变化过程正是由“总角”时的“言笑晏晏”到“信誓旦旦”,再到婚后的“至于暴矣”,直至最后抛弃女子。
  古人云:“学则须疑。”笔者认为:教也须疑。唯有怀疑,才会钻研;唯有怀疑,才有发现和创新。
  (潘美明,浙江省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造成歧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句子或短语的内部结构可以作多种理解,比如"我要炒肉丝"和"堂习材料"两例,其中加横线部分都由A和B两部分组成,A和B的结构关系可以有两种理解:动宾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部分指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作为“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内容之一的“爱情”,是中外文学创作永恒的母题,她与文学“与生俱来”,千百年来一直
[摘 要] 陈澧反切系联法基本条例中的互用条例不能系联反切上、下字,不应当作为一种系联方法而存在。  [关键词] 反切系联法 互用条例 质疑    反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注音方法。反切系联法就是通过分析反切上、下字来研究古代某一音系里的声母类别和韵母类别的方法。这一方法是清末音韵学家陈澧发明的,他在《切韵考》中提出:“切语(切语就是反切)之法以二字为一字之音”。“上字与所切之字双声”,“则切语
推广小河流放养模式,由"走出去"变"请进来""阳山县山高路远,不便于甲鱼运输、销售、管理。"广东清远市阳山县知青优质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知青合作社")负责人陈天新指出,然而,
<正>文帝三年,厉王拜见辟阳侯时,取出衣袖中藏的铁锥子击打辟阳侯,令随从砍了他的头,而后急奔皇宫,脱去上衣袒露臂膀,向皇上请罪。文帝可怜他是为亲报仇,便赦免了他的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