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经典《包法利夫人》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ght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李健吾,近代著名作家、戏剧家,曾任法国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作为法国文学研究工作者,著有《福楼拜评传》(1935)、《司汤达研究》(1950)等专著与专论。本文以李健吾先生的《福楼拜评传》为指导,再读文学经典《包法利夫人》,全面解读艾玛·包法利的人生悲剧。
  关键词:艾玛·包法利;人生悲剧;婚姻;爱情;宗教与科学
  作者简介:汪海涛,女,硕士,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6--01
  引言:
  关于《包法利夫人》的研究有诸多角度。大多数研究都从单一的角度进行的深入解读,如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艾玛的爱情观等等。然而包法利夫人的人生悲剧必须全面的分析。破产和债务这个导火索让她选择服毒自杀,但是让艾玛最终如此决绝的是她失败的婚姻,以及给予她虚假的希望的虚伪爱情。包法利夫人迷茫地活着时,宗教不能解脱她的痛苦,她垂死之时,科学(医学)也没能救她。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爱玛走过了一条幻灭的人生毁灭之路。本文以李健吾先生的《福楼拜评传》为指导,再读文学经典《包法利夫人》,全面解读艾玛·包法利的人生悲剧。
  一、婚姻悲剧——“下等动物”夏尔和孤独的艾玛
  艾玛人生的第一个悲剧是她的婚姻。当艾玛从修道院回到托贝尔农场时,她感到万念俱灰。夏尔·包法利的出现给她带来的刺激,使她相信夏尔就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男人。抱着自己所有的希望,爱玛嫁给了夏尔,然而过多的希望换来的是过多的失望[8]。李健吾先生在《福楼拜评传》中分析说夏尔“是一个动物,一个纯粹的下等动物![5]” 然而艾玛有一种天生的“艺术情节”。丈夫包法利只是一个乡镇医生,她却期待浪漫却过于理想化的爱情[4],因此艾玛注定是孤独的。然而艾玛并不放弃,她转向婚姻之外去寻找自己的灵魂伴侣。
  二、爱情悲剧——虚假的爱情和影子爱人
  艾玛与罗多夫交往时,一开始她不厌其烦地自言自语:“我有一个情人了!我有一个情人了![3]”新鲜劲儿一过,艾玛发现他并非小说中所描写的那样完美无缺,“他的口气粗鲁庸俗,令人反感”[3]。和莱翁缠绵一段时间后,艾玛觉得他很乏味,约会也变得和婚姻一样平淡无味。罗多夫和莱翁都不是艾玛理想中的爱欲对象[1]。
  艾玛所深爱着的男子只在小说中出现过一次,确切点说是出现过一个身影。这个身影源于爱玛在侯爵家聚会时邂逅过的那位子爵。当她给她的情人赖翁写信时,她看见的“却是另一个男子,……她最强烈的欲求衍出的影子……。[3]”
  艾玛无法拥有这个影子爱人,于是将爱情转嫁到罗道夫、赖翁的身上。然而艾玛只是罗道夫无数情妇当中的一个,“一股新颖劲儿和一件衣服一样渐渐褪下来:裸露出热情的永世单调”[3]。赖翁与艾玛有两段恋情。两人初识时,赖翁单纯且怯懦,而艾玛也以为自己发现了真正的爱情,后悔结了婚。等到他们再次相遇时,赖翁已经见过了市面,艾玛也已经有过了第一个情人,此时他们所谓的爱情就是追求肉欲。
  艾玛寻求自我的解放,却不慎跌入到自己营造的爱欲假象之中[2]。艾玛在两个男人身上寻找自己的影子爱人,当罗道夫拒绝与她私奔,并在最后拒绝接济她时;当赖翁怯懦退缩,不能在她最需要帮助时搀扶她时,她的爱情之梦破灭了。
  三、求助无门——虚伪的宗教与伪科学
  面对家庭、伦理道德与情欲、自由的冲突时,艾玛无所适从。她内心极度煎熬时,曾想过向宗教求助[7]。她去找布尔尼先——宗教的代表。李健吾先生评价布尔尼先说,“他缺乏精神生活,也不知道精神生活是什么。[5]”当艾玛向他倾诉时,布尔尼先居然吃惊道:“怎么,他(夏尔)不给你开方子吗?”布尔尼先不知道,有些病是吃药治不了的。所以宗教没能救艾玛。
  科学在小说中主要表现为医学。因为福楼拜来自医生家庭。而科学的代表人物是郝麦,他所相信的上帝是“苏格拉底的上帝”,“富兰克林的上帝”。但是李健吾先生評价他说“这敢作敢为的药剂师,随地口里天花乱坠,有时一样怯弱,怕见医生开刀,怕招凉,怕死![5]”福楼拜就是把身中剧毒的艾玛交付给了这样的人,满口科学,实践的却全是伪科学。艾玛垂死之际,药剂师也束手无策,最后还是香消玉殒了。
  四、结语——消逝的包法利与永远的艾玛
  艾玛拒绝自己的社会身份与生活方式,在高度想象的激情中忘记自我的原本面目[6]。她的角色虽然换成了包法利夫人,但这只是别人给她加上的一个名字而已。虽然包法利夫人死了,但艾玛永远骄傲地活着。
  参考文献:
  [1]陈立乾.浅析艾玛包法利人生悲剧的自身因素[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0(12):72-73.
  [2]豆婉娜.《包法利夫人》:爱欲的虚幻与假象[J].长安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1):52-54.
  [3][法]福楼拜.包法利夫人[M].李健吾,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月.
  [4]姜婉婷.理想主义的悲剧--浅析福楼拜和他的《包法利夫人》[J].青年文学家, 2017(8).
  [5]李健吾.福楼拜评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
  [6]王颖.《包法利夫人》爱玛的自我存在[J].文教资料,2017(9).
  [7]杨秀红.宗教流毒的挽歌,爱情传奇的幻梦——包法利夫人悲剧探析[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1(2):73-74.
  [8]杨春叶.《包法利夫人》中爱玛的爱情悲剧[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6(3):123-125.
其他文献
摘 要:霍克思与杨宪益、戴乃迭所著的两部《红楼梦》英译作品,多年来都是文学翻译研究者所比照的对象。通过对第二十八回原文与两篇译文的研读与对比,本文从两部译作对原文的忠实度,译者的翻译方法,和译文是否易于读者理解的角度出发,对两部译作进行了赏评与浅析。  关键词:《红楼梦》原文;译文;忠实  作者简介:李东霞,1993年9月出生,女,汉族,新疆乌苏人,现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2016级英语语言
摘 要:《家》是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作品主要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早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称颂了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以及对新思想的渴望和追求。  关键词:家;精神;斗争;觉醒  作者简介:王啊满(1998-),女,汉,江苏宿迁人,南京医科大学本科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陶磊(1979-),通讯作者,安徽当涂人,博士,南京医
摘 要:史蒂文斯是石黑一雄塑造的典型角色,代表了在传统英国文化熏陶下成长并老去的英国管家形象。此角色是《长日留痕》成功的关键。本文主要从史蒂文斯的个体自我意识觉醒开始分析,探讨主人公是如何一点点从矛盾,尊严和他者自我中由迷失到重新定位自我转变的。在他看似死水一潭的人生当中实则已慢慢获得了自我的柳暗花明。  关键词:自我;尊严;他者;矛盾;《长日留痕》  作者简介:展国琰(1989.2-),女,汉族
摘 要:迟子建的作品对东北充满异域风情的自然环境、人性善恶,以及民族沧桑历变进行了充满灵性的描写。《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部作品,我们从中领略到东北土地上另一种异域风情。在那个郁郁葱葱的原始大森林中,我们读到了美丽的大自然、纯真的人性、充满大爱的死亡,所有这一切共同构筑出迟子建小说中的诗意之美。  关键词:《额尔古纳河右岸》;自然;人性;死亡  作者简介:孟祥佳(1990.3-),男,汉,河北省邢台市
三毛说:“男人是泥,女人是水,泥多了,水浊;水多了,泥稀;不多不少,捏成两个泥人——好一对神仙眷侣”。世人都羡慕神仙眷侣,都想成为神仙眷侣,而每一对让人艳羡的神仙眷侣,女人不一定都长的倾国倾城,但一定是灵魂有香气的。  和市作家协会的文友们一起去扎龙采风,参观完徐秀娟的出生地,走到扎龙度假村时,心还沉浸在对秀娟小屋无限的遐想中,抬头一看,却发现似乎走到了另一个世界。大片金黄色的芦苇一望无际,仿佛置
摘 要:阿来《尘埃落定》一书,向读者展现了宏大的藏族土司制度消亡过程,一个古老制度在现代文明前轰然倒塌的脆弱、无奈和感慨。这本书写发生在藏地的传奇,既融入了宗教、民族、自然等独特的地域文化因素,又把文化的独特性作为作家自我体验的外在表现形式,抒发了作家个人色彩强烈的记忆,成功构建了独具一格的作品风格。  关键词:阿来;《尘埃落定》;地域文化;独特性  作者简介:林修苹,女,汉族,广西柳州人,广西师
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大学2016年校级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19世纪法国科幻小说与自然科学的互动)资助,基金号:gxun-chxzs2016056。  摘 要:科学与文学二者之间有着不容忽视的关联,凡尔纳的作品将之凸显得淋漓尽致,带有浓烈浪漫色彩的文学作品背后隐含的客观先见性并非无稽之谈,尊重科学,尊重文学,尊重二者间的平衡与互动是理应追寻的目标。单调的数字需要饱含血肉的文字,浪漫唯美的艺术以客观存在
摘 要:美国作家艾丽丝·沃克的著名作品《紫色》其中所表达出的女性主义、种族主义等观点一直被国内外广大文学研究者所关注,本文通过对作品中主要女主角的历程及性格进行分析,从中剖析出《紫色》中所包含的对性别歧视的批判意义。  关键词:紫色;文学作品;性别歧视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6--01  著名的当代作家和活动家艾丽丝·沃克
作者简介:张圣瓓(1999.12-),女,四川成都高2015级在读学生,校朝花文学社文编部部长。  带着敬畏,带着神秘,我来到岁月的门前。  清晨的露水沾湿我的鞋袜,千古的风声携来未知的谜题。巍巍巨厦,似秉笔直书的史官,絮絮地将旧日的故事诉与我听,诉与流逝的岁月听……  故事里藏着守得住的和守不住的一切。  (一)青铜魅影  像奔赴一场陌生的约会,我是扑火的飞蛾,寻找黑暗后的一抹亮色。  指尖触碰
摘 要:被誉为“清朝第一词人”,王国维赞誉其“北宋以来,一人尔”,他的诗词感情深刻、真挚,影响了几代人,他的感情生活涤荡起伏,他的悼念词最为令人心碎,让人不敢轻易尝试,他就是纳兰容若。  关键词:纳兰容若;诗词;感情真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01  一、纳兰容若简介  纳兰性德原名纳兰成德,为避东宫太子讳改名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