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果

来源 :中学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榕树是桑科榕属全部树种的总称,全世界有750多种,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热带植物区系有花植物中最大的木本属。榕树的花序为隐头花序,花生于肉质球形或梨形的花序托内壁,通常称之为榕果,由一种或几种在其隐头花序的瘿花子房内产卵繁衍后代的榕小蜂为其传粉。榕树和它们的传粉小蜂在形态上和生理生态上均表现出了高度适应,二者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目前已知的最完美的传粉互惠体系,成为生物学家研究比较生物学、协同进化、协同物种形成、性比进化及寄主一寄生者相互作用的模式材料。目前中国榕树种类近百种,6个亚属的榕树种类在中国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
  榕树一年四季结实,且株内、株间花序发育不同步,因此材料采集时,往往一次很容易就能采集到不同发育时期的榕果,便于实验开展,节约采集时间和成本。榕小蜂与榕树共生或寄生,因此,实验室也不必进行实验材料(昆虫)的饲养、保存和继代,节省了人力、物力。榕树种类的多样性、分布的普遍性以及榕一蜂共生的典型性决定了榕果是生物学实验的好材料。以榕果为实验材料,可进行以下几个实验。
  
  1 榕果花序的形态学观察
  
  榕树有雌雄同株和雌雄异株两种类型,若榕树雌雄同株,则雄花、瘿花、雌花同生于同一榕果内壁;若雌雄异株,雌株的花序内有雌花,而雄株的花序内则有雄花和瘿花。榕小蜂类群就寄生于瘿花的子房内,依靠瘿花为食并产卵繁殖生长。发育成熟但未被授粉的雌花或未被产卵的瘿花大小约0.5~1mm,花高度一致,柱头整齐地排列在同一平面上,有利于榕小蜂传粉或产卵,雌花被授粉后花柄伸长,胚珠发育成为种子;瘿花被产卵后,花柄伸长,子房迅速膨大成虫瘿,腔内虫瘿初期乳白色晶莹剔透,大约需3个月虫瘿变成黄棕色,瘿花子房内小蜂羽化,雄花发育成熟。雄花迟熟为榕属植物的共性。由于榕树植物的花很小,需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因此,在观察的同时,显微镜使用、显微摄影、显微测量的技能都能得以提高。
  
  2 榕果花序的发育过程观察
  
  榕果的发育一般分为5个时期。(1)雌前期。从花序芽形成,花原基不断发育至雌花、瘿花发育成熟,花序口开放之前。此期为花序孕育期,水分、养分、病虫害以及营养期枝条的修剪与花序的形成密切相关。(2)雌花期。此期雌花、癭花已发育成熟,具备承接花粉和卵的能力,花序口最外层苞片上翘,花序口开放。雌小蜂受雌、瘿花散发出的挥发性诱导物质吸引,飞来停在花序外壁上并从花序口钻入,艰难地进入花序腔内传粉或产卵。(3)间花期。本期花序口最外层苞片重新关闭。花序内雌花接受花粉后(瘿花被产卵后),迅速地生长发育。(4)雄花期。此期雄花发育成熟,小蜂羽化出飞。羽化时小蜂在虫瘿上咬洞,雄小蜂先行钻出虫瘿,寻找雌蜂所在虫瘿,将弯曲的尾部插入虫瘿洞中与雌蜂交尾。雌小蜂出飞途经雄花区,主动或被动采集花粉后携粉出飞,飞向新形成的雌花期花序,开始又一个生活史循环。(5)花后期。花序内小蜂飞出完毕,花序进入花后期,花序壁浆汁化变红变软,花序很快脱落,成为蝇类、蚂蚁等昆虫的食物。由于榕果发育在株内、株间均不同步,因此,在同一时间能采集到不同发育时期的榕果。
  
  3 榕小蜂(含共生蜂、寄生蜂)的采集与分类
  
  与每种榕树共生的传粉小蜂(膜翅目,榕小蜂科)一般有1种,榕树与小蜂之间基本是一对一的专性共生关系,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同种类的榕树,其传粉小蜂是不同的。榕果内寄生小蜂(非传粉小蜂)的种类繁多,均为膜翅目小蜂总科的昆虫,一种榕树的榕果甚至能容纳超过30种的非传粉小蜂。因此,可采集榕果用于昆虫形态和分类实验,采集极为方便,昆虫的种类和形态的多样性极为丰富。
  
  4 榕小蜂行为的观察
  
  采集雌花期的榕果,可以观察到传粉小蜂钻入花序口的过程,小蜂依靠扁平铲状的头,防止倒滑的大颚附器,六足并用在通道总苞片间螺旋状推进,艰难地进入花序腔,同时可以观察到小蜂在花序腔内为雌花传粉以及在瘿花子房内产卵的行为。采集雄花期的榕果,可以观察到小蜂在虫瘿上咬洞、小蜂钻出虫瘿、雌雄蜂交尾、雌小蜂主动或被动采集花粉、小蜂羽化出飞等行为活动,可以利用数码相机对小蜂行为进行录像,了解榕小蜂的行为习性,掌握动物行为观察技术。
其他文献
一、选择题  1 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摘要:针对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遭遇的现实困难,积极地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实施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种教学模式,真正使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不但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其创新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1、现状  江苏省高中新课程改革与实施已经进入第七年了,可
摘要:本文通过对毛泽东所评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两首词的浅析,来反映一代伟人,同时也是伟大诗人的毛泽东主席“熟谙我国古典诗词,勇于扬弃、创新,追求诗意、诗味、意境”和他喜爱的“刚柔相济,偏爱豪放、不废婉约的独特诗风。”  关键词:浅析 毛泽东 范仲淹 词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2-0124-02  一代伟人毛
摘要:音乐教师的声乐素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11年版课标指出音乐教师需重视对演唱姿势、呼吸方法、节奏音准等方面的要求。演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的实践活动进行。因此音乐教师如何演唱出自然、优美的示范以及如何在课程设计中引导中小学的学生达到运用自然的声音发声并且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是针对师范生声乐理论课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声乐素质 音乐教师 声乐理论 课程设计 中小学音乐教育 
“尿的形成和排出”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重要内容。本节是学习了人体的消化、循环、呼吸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较为紧密,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本节有较多的图片和表格资料,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好材料,用“四步模式”进行教学效果较好,本文是“四步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的一个案例。    1 教学目标    1.1知识目标  ①描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个器官的功能;  ②概
1 教学设计理念  综观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合作已成为人们完成任务时最常见的形式,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所以合作并不只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在生物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合作品质的培养、合作精神的养成。  2 教学背景分析  2.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是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这既是对前面所学的各类生物的回顾、总结,让学生对整个生物界的全貌有一个概
Y染色体是决定男性性别的染色体,作为男性特有的染色体,Y染色体大小只及x染色体的1/3,上面只有78个基因(主要是与睾丸发育相关的基因),是人类46条染色体中最小、最其貌不扬的一个。    1 揭密Y染色体的结构特点    在細胞分裂过程中,Y染色体是与x染色体配对的,但它们的同源区太短,Y染色体除了5%的似常染色体区外,剩下的95%在过去被人认为不能发生重组,被称为非重组区,而现在的研究结果证明
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学习有困难时,在不影响学生掌握必须的知识体系的前提下,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作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使其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况且,生物教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很多生动有趣的生物教学实验和实践活动内容来源于日常生活,不难找到相关的知识点来调整。经过几次的尝试,均取得理想效果,下面以实例来说明。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
文件编号:1003—7586(2010)07—0050—07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DNA和RNA中的五碳糖相同  B 组成DNA与ATP的元素种类不同  C 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中  D 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2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
摘要:解决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和摩擦,有利于交际双方和谐关系的建立,能够为人际交往的良好发展提供有效帮助。以文化冲击理论为中心,通过对中日跨文化交流的实际案例的分析,发现中日两国产生文化冲突的主要原因是环境、认知、价值观等,并提示了解决对策是要充分熟悉对方的生活环境,认识双方价值观的不同,并学习掌握包容对方文化的认知能力。  关键词:中日 跨文化交流 文化冲击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H3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