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ao7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分类法】G623.5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要淡化其甄别与选拨功能,强化其激励功能,反映学生学习历程中的成就和点滴进步,突出学生学习评价的全程性,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独特魅力,体验学习过程中成长的快乐,留下学习生涯中闪光的足迹,以促使学生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策略进行了大胆实践与探索。
  一、评价内容全面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数学学习在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合作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考察。数学学习评价的内容要与课程目标保持一致,要建立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结合新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评价建议、各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多元智力理论,把六个年级按每两个年级为一个年级段分成低、中、高三个年级段,每个年级段各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能力方面制定四个一级评价指标,再把每个一级指标逐项细化成二级指标,最后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把二级指标逐条细化成若干条三级指标,制定出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同时各年级段的评价内容指标要结合学生年龄实际,体现出各自年龄段的特点以便于操作。评价标准制定完以后,要由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学习,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本学科学习中的行为表现,同时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这样做既可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也可以使评价标准更加科学、全面、合理,让学生了解评价的内容和具体标准,增强了过程评价的真实性和实效性。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
   传统的教育评价模式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千人一面的公式化评价。教师是对与错的主宰者,是学生行与不行的判官。过于突出教师在教学评价中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要倡导使更多的人成为评价的主体,特别是我们的评价对象——学生,更应成为评价的主体。我们要指导学生善于进行自我评价和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引导他们学会认识自己和同伴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并对同学的学习状况提出自己的看法,重视评价对象的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的作用。小组长、学生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也将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币,老师在教学评价中不再充当裁判员的角色,而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合作伙伴和激励者,同时也是数学教学的调控者以及学生评价的监督者。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是教育过程逐步民主化、人文化、人性化发展进程的体现。
  1、师评
  师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评什么”和“怎样评”的问题。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尤其是明显进步及时的作出评价,用以调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评根据形式分为口头评和书面评,口头评可随时随地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作出评价,书面评教师要以具体的定性描述填写阶段性评价表上。
  2、组评
  组评是在学生掌握了评价标准和方法后,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锻炼各小组组长的有效措施。评价时间放在中午时间,由小组长主持对本组每位成员本节课的表现作出评价,并由组长执笔填写在评价表上。通过组评,锻炼了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小组长的组织管理能力,提高了组评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自评和互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问题的评价权还给学生,实现课堂中的自主性评价。当学生熟练掌握了评价标准及方法后,自评是学生自己每节课的表现作出评价,写出评语,及时自我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自我反思、找出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如果自评时做的不好的项目自评为优,小组讨论后可以提“黄色警告”(由小组长执笔,用黄色水彩笔标出来),本次自评作废。互评是学生间对个人表现的相互评价。互评主要指的是课堂中的随机评价,以口头语言评价为主。
  
  三、评价方式多样化
  数学学习评价要以真实的日常数学学习为基础,充分利用所有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全面反映学生在学习进程中的发展状况。以下几种评价方法实施时还要将它们有机结合。
  1、课堂观察
  在课堂观察时,教师不但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应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如学生对本节课的投入程度与其他组员的合作与交流情况;是否能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并能选择适当的方法予以解决;是否能清楚地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大至过程等。教师通过课堂观察,能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作出积极反馈,正确给予合理的评价等级,对于表现比较突出的地方,可以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2、闪光足迹袋
  “闪光足迹袋”里的内容非常丰富,反映学生发展进步的历程,帮助他们总结学习情况,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为学生留下闪光的足迹。资料可以有印象最深的学习体验、对问题解决后的反思、单元知识点的整理、独特的见解、超常的表现、调查报告、调查论文、自我阶段性评价或他人评价、最满意的一次作业、最理想的一次考试试卷、自己的课堂实践等等。“闪光足迹袋”真实的再现学生的不断成长和进步,材料的收集应该让学生自主选择,并请老师指导,小组同意后才能放进足迹袋里面。
   3、实行“重试”制度
  当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时,可单独提出申请再考一次。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复习时间,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利,只要学生在“重试”时成绩有所提高,就说明通过改正过程达到了掌握的目的。在统计成绩时,记录第二次重考的分数。这样既减轻了学生对考试的压力,让学生及时发现不足,又调动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其想学、爱学、乐学,进而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
  4、开放化、多元化的考察
  学生学业的考察实行笔试与口试、计算与操作、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分项考查,形成等级评价,考查方式不再以试卷的单一的形式进行。在总评时,平时的形成性评价和期末考试各占一半,得出总评等级,期末考试的命题要情感化、生活化,让试卷充满情趣、渗透情感,实现人与试卷的真情对话,让命题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体验、感悟和探究感知实体性知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开放化、多元化的考察使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统一,最后总评要以等级加评语的方式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总之,“足迹式全程”评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恒久动力,让学生成为幸福的成功者。
  
其他文献
此项研究采用C1q缺陷型小鼠(C1qa-/-,129/Sv,Nrampr)经静脉或腹腔感染鼠伤寒沙门菌菌株12023,并用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试验,旨在阐明C1q在宿主防御沙门菌感染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着一系列教学新问题,例如,新课程内容的改变,对新教材的驾驭能力的挑战;教师教学方法因循守旧,忽视学生对课程兴趣;评价体系简单滞后等问题。高中化学教学需要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来指导。高中化学教师如何采取积极的对策去适应新课程的挑战,提高教学效果,是摆在高中化学教师们面前的一道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效果  【中国分类号】G633.8      
【摘要】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改的不断进步与深入,语文教师多方面地探索了语文的教学方法,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新课改后的初中语文教学不论从教学方法上还是内容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主要从新课程改革后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入手,总结分析了新课改条件下怎样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水平,是教师以及学生更快的适应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以便更好地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及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