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职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akk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职学生厌学语文现象十分严重,语文课堂教学低效。本文针对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几个小策略,以便更好地体现中职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语文作为中职基础课程,属于规定的必修课,但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状况令人担忧。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才能达到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呢?
  一、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首先,就学生来讲,语文根基薄弱,语文知识贫乏,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浓,而且不少学生认为,到中职学校是学技能的,文化课学习可有可无。其次,就教材来讲,大多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感,缺乏对学生职业教育的考虑,缺少学生感兴趣的新思想、新观念,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再次,从教师来看,对新形势下的教学理念的认识不清,观念陈旧,方法单一。课堂上还是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师一味唱“独角戏”,学生变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使得本来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的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更加失去兴趣。
  二、中职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1.确立目标,突出专业性。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中职教育具有自己的特殊属性,这就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有别于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针对很多中职学生重专业轻文化课学习的特点,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能设定切合学生专业实际的教学目标,把语文学习与学生的专业联系起来,突出专业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控制好难易程度,让学生一课一得,从易到难,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学习目标,增强自信心,循序渐进,那么就会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课堂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
  (1)要重视听说能力训练。听、说、读、写训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中职学生面临走向社会舞台的现实,听说能力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就业和未来事业的发展。因而,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应该把听说能力的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给学生多创造听、说的机会,对学生系统地进行听、说能力的训练,进行一些模拟训练,如应聘、采访、辩论等,把课本中介绍的一些言语技巧应用到实际中,既锻炼学生的胆量,又提高听说能力,为以后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要重视应用文写作训练。《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职生要“学会写作常用和与专业有关的应用文”。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适应当今天社会形势的需要。所以,教师要潜心研究大纲和教材,把握应用文写作的要求,切实加强教材介绍的应用文写作训练。如:国庆节就要到了,可以让学生以学校办公室主任的名义拟写一份放假通知,班级同学东西丢失,让大家一起动笔写寻物启事,设计用人单位招聘现场,展示学生的“自我推荐”信等。此外,语文老师最好针对自己所教班级的专业,调整应用文教学的内容,补充教材以外的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应用文。如我教的是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专业的班级,每年新生开学时,我都另外补充欢迎词和导游词等的写作,为他们将来工作和发展打好基础。
  (3)要重视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以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为核心,以学生直接经验及自身生活、社会生活和相关职业活动为基础,以学生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和探究学习为基本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语文情境活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工作者者要重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管理,使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更多的内容和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践机会,为学生的学习打开一扇明亮的窗。如导游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我爱家乡”活动时,可将当地风俗、对联、名胜景点和传说故事与导游专业结合起来,自己扮演导游,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向大家介绍家乡。这样让学生在活动中习得专业知识,运用知识,加强书本学习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拉近与生活及将来岗位之间的距离。
  3.改变方式,突出主体性。
  要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增强主体意识,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呢?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刺激他们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荷塘月色》、《再别康桥》、《致橡树》、《我愿意是激流》等,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课件、图片和视频展示课文内容,再配上生动的朗读声频,将课本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活泼、直观,这样对于学生来讲,就很容易感受文章的主旨,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从而不断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创设问题情境,启发思考探究。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就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创设问题情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只有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才能点燃思考的火种。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进入“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好雪片片》、《卖白菜》、《像山那样思考》、《项链》等,这些具有哲理而又不缺思考的文章,教师如果能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就会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促使他们思考探究。
  (3)构建和谐氛围,引导快乐学习。中职学生正值花季,他们青春热情、富有朝气、活泼好动,如果在课堂上,老师依旧持有“唯师独尊”、“唯师是从”的观念,那么对于这些本来基础较差,学习目的不明确的中职生来说,上课走神、玩手机、打瞌睡是不足为奇的。因此,只有以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课堂教学环境,在教学中注入快乐因子,增强学生自主发展的主体意识,让课堂气氛活起来,才能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敢于标新立异,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张扬每个学生的鲜活个性,使其兴趣盎然地学习。
  参考文献:
  [1]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之我见.文学教育,2012(7).
  [2]浅议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广西教育,2011(24).
  [3]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江西教育,2009(Z6).
  [4]中职语文教学内容要突出实用性.新课程,2010(5).
其他文献
摘 要: 一般而言,语文是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学的简约式统称。其实,从远古时代人类的生产劳动,人类的语言与文学就紧紧联系在一起。音乐与语言文字从产生那天起,就没有分开过,音乐在语文教学中无处不在。  关键词: 音乐 语文教学 语言  音乐在语文教学中无处不在。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导入时,引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可以创设情境,营造课堂氛围。为了让学生更易把握文章的情感主旨,打下良好的情感基
摘 要: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转变教师观和学生观,发挥引导作用,把课堂和教学活动的舞台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针对此,作者提出了一点理论和实践的借鉴范式,仅供参考。  关键词: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作用 学生作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中职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增设是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一大亮点。教师根据学校、社会、职业和学生的学情在综合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抗流感病毒机制研究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
近年来初中语文教学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改革热点——活动课。语文活动课主要是通过语文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促使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在语文的实际运用中丰富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语文活动课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究其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求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下面我就结合语文课《卢沟桥烽火》的教学片断,谈谈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生朗读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  [教学片断]  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