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念解读
公平是教育的基石。但教育的公平不是千篇一律的刻板,而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建立在共同发展基础上的个性飞扬。作为以来深圳建设者子弟为主体的原深圳特区外村办学校而言,追求教育公平,包容个性差异,更是任重道远——他们来自四面八方,个性特征千差万别,但他们热情纯朴,他们身上承担着一个家庭立足深圳、融入深圳的光荣与梦想。正因如此,注重公平、包容与关爱,为孩子们的“深圳梦”“中国梦”垫好底、启好航是我们的郑重选择。于是,有了“阳光、绿色、个性”的教育共识,有了为梦启航的“阳光教育”。
教育梦想
什么是阳光?
阳光是公平,是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长的机会;阳光是爱,是赏识、包容和幸福;绿色是和谐,是可持续发展——尊重个性、彰显个性、发展个性是阳光教育的目的与价值所在。在阳光教育中,阳光是核心,绿色是境界,个性是目标,让每个孩子在阳光下幸福成长是我们坚定的信念与不懈追求。我们提出“做最好的自己”的校训、“阳光自信,多元发展”的培养目标,推出与实施“阳光少年成长指南”——
我能行,我的事情我负责;
我思考,我倾听,我表达,我提问,我质疑;
你是我的朋友,我来帮助你;
热爱运动,坚持锻炼,做最有活力的阳光少年;
所有的生命都是可爱的,我爱你们……
提出与践行“阳光教师工作指南”,要求每位教师与孩子一起成长,牢记阳光教育法则:每天,用微笑迎接第一缕阳光,用微笑迎接每一个学生;教育不是简单的管束,需要真诚的付出与心灵的沟通。所以,在教室,在操场,在办公室,请大声表扬,小声批评;教学不是技巧的炫耀,应当是教师引领下对真理不懈的追求。因此,接受每一个质疑,笑迎每一个挑战。我们相信:在这接受中,在这笑迎中,将诞生中国的脊梁。
我们坚信: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己的长处与优点的。所以,用双眼去发现、用智慧去放大每一个闪光点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睁大双眼,伏下身子,让我们的肩膀成为巨人站立的阶梯。
以此“阳光每一天”。
以此锤炼“阳光自信,合作进取”的学校精神,让每个走进大水坑小学孩子都能享受文明的熏染,教育的启迪,成功的喜悦;让每一个走出大水坑小学的人都散发出自信的光辉,用爱与勇气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做“实”课堂,为成长奠基
让理想成为现实,才是脚踏实地的执行者。学校提出并努力实践“学生主体,兴趣引领,实践特色”的课程实施理念,积极推进课程改革。2013年,课题“小学实践语文教学研究”获得省级立项,以实践为向导的课程改革全面展开。
课堂教学实践是该课题的核心主张。课题实施伊始,一本由课题组自编的《学习手册》,把语文学习分成五大板块:课前预习,合作学习,课堂互动,积累运用,拓展阅读。并附以十次综合学习的展示页。让课堂实践得以规范化、经常化。在教学中,教师更为自觉地精简教学语言,更为重视朗读、背诵、书写、说话等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让实践成为推动课堂发展的基本手段。
课堂从此变得兴趣盎然:不是师问生答,而是同桌间的互帮互学:“你读得真好,读出了白鹅的高傲,我想再听听。”“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大模大样四个字要读得稍微慢一些,读出他的神气”。“好,我也试一试。”不是一讲到底,而是主动实践:“这是我们小组制作的知识卡。本课共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这是一节普通的阅读教学课,课题是《新型玻璃》。
“请第三小组展示自己创作的环保标语。”在一节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口语交际课中,主持,点评,表演,展示,辩论,由学生自主进行。部分老师实行轮流提问制,把提问权完全放给学生。在抓实课堂实践的同时,实践的脚步迈向课外——
生活识字,让识字不再枯燥;阳光书吧,让阅读更为惬意。诗歌朗诵,讲故事,书法,演讲,新闻社,文学社等各类语文兴趣小组,拓展了学生实践空间;读书节上,声情并茂、有声有色的课本剧演出;精彩纷呈的演讲辩论,让语文实践更生动、更扎实,让成长获得更为丰厚与坚实的土壤。
在“实践语文”的影响与推动下,各科课改纷纷展开,打造学科特色的“唱乐英语”“活动数学”渐渐成型。大水坑小学课程改革因“实践”走向充实。
做“活”德育,为梦想启航
自信缘于赏识。学校于每个班级设立“阳光赏识栏”,让孩子们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赏识中,获得前进的动力。开展“阳光少年”和“阳光班级”评比,让阳光自信、文明有礼成为每个孩子的自觉追求。
成功成就个性。近50个社团为孩子们学习才艺、培养特长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每周才艺秀舞台:唱歌、跳舞、小品、相声、武术、跆拳道、情景剧、时装表演……各类才艺流光溢彩;体育节:各种单项比赛、亲子运动会、田径运动会竞相登场;艺术节:书法展、国画展、手工展、文艺汇演、音乐电影欣赏、歌咏比赛好戏连连;科技节:各类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异彩纷呈。一次次成功体验,让梦想更为精彩,让生命更为充盈。
如今的大水坑小学,孩子们的脸上每天都挂着自信的笑容。他们走上舞台,《木兰辞》《端午颂》先后获得区朗诵比赛一等奖;在2015年区级现场作文比赛中获得4个一等奖;2014年获得深圳市童话节小主持人比赛金奖;在2015年市童话节,童话征文获得获1金2银3铜12个优秀奖,童画书法比赛获得8金13银17铜68个优秀奖,团体总分一等奖。这是学校在深圳市童话节中获得的第二个团体总分一等奖。
以美德践行与亲子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年级德育活动,为成长奠定了厚实的德行基石:2010年刘月辉、谢雪茹同学分别被评为宝安区“孝敬之星”、“文明礼仪之星”;2011年彭巧同学被评为深圳市“大运之星”;2012年罗宣宇同学被评为“深圳市美德少年”;2015年郑楚琴同学在龙华新区“最美少年”评比中,获最具人气奖。 家校合作,用爱为童年护航。在做好家访、积极开展家长学校教学活动的同时,学校不断创新家校合作形式。成立家长义工队,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同时,传播公益理念;开设家长课程,让家长走进课堂,走上讲台,增加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学校微信公众号报道至今让家长们津津乐道——一行行精彩的文字,一幅幅精美的图片,记载着回忆,连系着情意。家校合作的小船愉快地驶向远方。
做“特”体艺,为发展扬帆
阳光教育,特色是帆,帆举船行。一提起大水坑小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跆拳道特色项目。该项目创建于2005年,一直作为学校重点项目稳步推进。组建跆拳道运动队以来,南征北战,百炼成钢,先后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近60场,获得106金、116银、157铜,总计379枚奖牌,6次团体总分第一名。学校连续两次被评为深圳市体育传统项目(跆拳道)学校;市区报刊都曾专题报道该项目开展情况。
更让人欣喜的是“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跆拳道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以礼始,以礼终。这是跆拳道的特色,也是大水坑小学孩子们的特点。不管是跆拳道课,还是其他课程;不管是升旗仪式,还是文艺汇演;不管是楼道内,还是校门口,孩子们始终做到彬彬有礼。他们不再是人们印象中村办小学的“放牛娃”,而是文明有礼的城市少年。每次评估,专家们都会由衷地说上一句,大水坑小学,名字土,可孩子洋气:文明有礼,落落大方。
更为可嘉的是孩子们的拼搏精神。大水坑小学的师生们至今难忘一幕:2008年2月25日,香港,九龙公园体育馆,亚洲城市金杯跆拳道锦标赛儿童男子组羽量级半决赛,馆外,春寒料峭;馆内,凝重而激越:“谢绮金,站起来!”“谢绮金,站起来!”在教练与同伴的叫喊声中,被身高腿长的对手以一记高段横踢击倒的谢绮金同学,一声呐喊,在擂台中顽强地站了起来;略一定神后,谢绮金继续作战,最终以一记横踢击中对方护甲,扳回2分;虽然最后他仅仅获得了铜牌,但他顽强的作风却给所有参赛选手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枝独秀不是春。在跆拳道项目稳步发展的同时,学校朝着体艺教学特色学校全面布局,先后创建国画、跳绳、乒乓球等特色项目。新荷国画社在区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得近500项奖励,《美术报》《书法报》《少儿书画报》及市区报刊杂志先后发表学生作品200余篇;《当代教育》以学生作品为2012年第10期全册配图。
人手一绳,新组建的跳绳项目如火如荼,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全校跳绳热。在龙华新区2015年校园NO.1比赛中,校跳绳队创造了6项区级跳绳纪录。300平方米的乒乓球馆如期落成,师生共练,成为学校独特的体育风景线。教职工乒乓队在福城办事处、龙华新区公共事业局举行的教职工比赛中均夺冠军。
与此同时,实践语文、活动数学、唱乐英语等学科特色日渐成型,以特色项目为先导,以学科特色、德育特色为主体的阳光教育特色化办学体系,正一步步展现。2015年5月承办深圳市教育局主办的市民走进身边的好学校活动,深圳市电视台、深圳特区报等多家媒体均对学校特色教育及社团活动进行了深度报道,展示学校阳光教育办学成果。
这是一则深圳市教育微信当时发的新闻报道:
深圳市督学张浩权校长肯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他说:每一次来大水坑小学,每次都有新的变化;这次来,学校变化更让我感到震惊、震撼。这次活动,我看到学校流淌的文化血液,流动的风暴中,是活泼孩子与鲜活的学校,反映出孩子们在学校快乐、学习快乐生活与朴实无华的教师队伍共同营造的学校内涵……
风正一帆悬,潮平两岸阔。大水坑小学阳光教育阔步前行,花开灿烂!2011年,学校接受深圳市办学水平评估,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深圳市广播体操标兵学校;2012年,学校被评为龙华新区德育示范学校;获评为深圳市阳光体育活动先进学校;2013年,学校被评为深圳市德育示范学校;获评为龙华新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被评为深圳市平安校园示范校;2015年,学校被评为深圳市体育传统项目(跆拳道)学校;深圳市教育局授予“市民走进身边的好学校”;2016年,学校被评为龙华新区体育工作特色学校(重点项目),同时被推荐参加省“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学校评比。
公平是教育的基石。但教育的公平不是千篇一律的刻板,而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建立在共同发展基础上的个性飞扬。作为以来深圳建设者子弟为主体的原深圳特区外村办学校而言,追求教育公平,包容个性差异,更是任重道远——他们来自四面八方,个性特征千差万别,但他们热情纯朴,他们身上承担着一个家庭立足深圳、融入深圳的光荣与梦想。正因如此,注重公平、包容与关爱,为孩子们的“深圳梦”“中国梦”垫好底、启好航是我们的郑重选择。于是,有了“阳光、绿色、个性”的教育共识,有了为梦启航的“阳光教育”。
教育梦想
什么是阳光?
阳光是公平,是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长的机会;阳光是爱,是赏识、包容和幸福;绿色是和谐,是可持续发展——尊重个性、彰显个性、发展个性是阳光教育的目的与价值所在。在阳光教育中,阳光是核心,绿色是境界,个性是目标,让每个孩子在阳光下幸福成长是我们坚定的信念与不懈追求。我们提出“做最好的自己”的校训、“阳光自信,多元发展”的培养目标,推出与实施“阳光少年成长指南”——
我能行,我的事情我负责;
我思考,我倾听,我表达,我提问,我质疑;
你是我的朋友,我来帮助你;
热爱运动,坚持锻炼,做最有活力的阳光少年;
所有的生命都是可爱的,我爱你们……
提出与践行“阳光教师工作指南”,要求每位教师与孩子一起成长,牢记阳光教育法则:每天,用微笑迎接第一缕阳光,用微笑迎接每一个学生;教育不是简单的管束,需要真诚的付出与心灵的沟通。所以,在教室,在操场,在办公室,请大声表扬,小声批评;教学不是技巧的炫耀,应当是教师引领下对真理不懈的追求。因此,接受每一个质疑,笑迎每一个挑战。我们相信:在这接受中,在这笑迎中,将诞生中国的脊梁。
我们坚信: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己的长处与优点的。所以,用双眼去发现、用智慧去放大每一个闪光点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睁大双眼,伏下身子,让我们的肩膀成为巨人站立的阶梯。
以此“阳光每一天”。
以此锤炼“阳光自信,合作进取”的学校精神,让每个走进大水坑小学孩子都能享受文明的熏染,教育的启迪,成功的喜悦;让每一个走出大水坑小学的人都散发出自信的光辉,用爱与勇气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做“实”课堂,为成长奠基
让理想成为现实,才是脚踏实地的执行者。学校提出并努力实践“学生主体,兴趣引领,实践特色”的课程实施理念,积极推进课程改革。2013年,课题“小学实践语文教学研究”获得省级立项,以实践为向导的课程改革全面展开。
课堂教学实践是该课题的核心主张。课题实施伊始,一本由课题组自编的《学习手册》,把语文学习分成五大板块:课前预习,合作学习,课堂互动,积累运用,拓展阅读。并附以十次综合学习的展示页。让课堂实践得以规范化、经常化。在教学中,教师更为自觉地精简教学语言,更为重视朗读、背诵、书写、说话等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让实践成为推动课堂发展的基本手段。
课堂从此变得兴趣盎然:不是师问生答,而是同桌间的互帮互学:“你读得真好,读出了白鹅的高傲,我想再听听。”“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大模大样四个字要读得稍微慢一些,读出他的神气”。“好,我也试一试。”不是一讲到底,而是主动实践:“这是我们小组制作的知识卡。本课共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这是一节普通的阅读教学课,课题是《新型玻璃》。
“请第三小组展示自己创作的环保标语。”在一节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口语交际课中,主持,点评,表演,展示,辩论,由学生自主进行。部分老师实行轮流提问制,把提问权完全放给学生。在抓实课堂实践的同时,实践的脚步迈向课外——
生活识字,让识字不再枯燥;阳光书吧,让阅读更为惬意。诗歌朗诵,讲故事,书法,演讲,新闻社,文学社等各类语文兴趣小组,拓展了学生实践空间;读书节上,声情并茂、有声有色的课本剧演出;精彩纷呈的演讲辩论,让语文实践更生动、更扎实,让成长获得更为丰厚与坚实的土壤。
在“实践语文”的影响与推动下,各科课改纷纷展开,打造学科特色的“唱乐英语”“活动数学”渐渐成型。大水坑小学课程改革因“实践”走向充实。
做“活”德育,为梦想启航
自信缘于赏识。学校于每个班级设立“阳光赏识栏”,让孩子们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赏识中,获得前进的动力。开展“阳光少年”和“阳光班级”评比,让阳光自信、文明有礼成为每个孩子的自觉追求。
成功成就个性。近50个社团为孩子们学习才艺、培养特长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每周才艺秀舞台:唱歌、跳舞、小品、相声、武术、跆拳道、情景剧、时装表演……各类才艺流光溢彩;体育节:各种单项比赛、亲子运动会、田径运动会竞相登场;艺术节:书法展、国画展、手工展、文艺汇演、音乐电影欣赏、歌咏比赛好戏连连;科技节:各类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异彩纷呈。一次次成功体验,让梦想更为精彩,让生命更为充盈。
如今的大水坑小学,孩子们的脸上每天都挂着自信的笑容。他们走上舞台,《木兰辞》《端午颂》先后获得区朗诵比赛一等奖;在2015年区级现场作文比赛中获得4个一等奖;2014年获得深圳市童话节小主持人比赛金奖;在2015年市童话节,童话征文获得获1金2银3铜12个优秀奖,童画书法比赛获得8金13银17铜68个优秀奖,团体总分一等奖。这是学校在深圳市童话节中获得的第二个团体总分一等奖。
以美德践行与亲子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年级德育活动,为成长奠定了厚实的德行基石:2010年刘月辉、谢雪茹同学分别被评为宝安区“孝敬之星”、“文明礼仪之星”;2011年彭巧同学被评为深圳市“大运之星”;2012年罗宣宇同学被评为“深圳市美德少年”;2015年郑楚琴同学在龙华新区“最美少年”评比中,获最具人气奖。 家校合作,用爱为童年护航。在做好家访、积极开展家长学校教学活动的同时,学校不断创新家校合作形式。成立家长义工队,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同时,传播公益理念;开设家长课程,让家长走进课堂,走上讲台,增加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学校微信公众号报道至今让家长们津津乐道——一行行精彩的文字,一幅幅精美的图片,记载着回忆,连系着情意。家校合作的小船愉快地驶向远方。
做“特”体艺,为发展扬帆
阳光教育,特色是帆,帆举船行。一提起大水坑小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跆拳道特色项目。该项目创建于2005年,一直作为学校重点项目稳步推进。组建跆拳道运动队以来,南征北战,百炼成钢,先后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近60场,获得106金、116银、157铜,总计379枚奖牌,6次团体总分第一名。学校连续两次被评为深圳市体育传统项目(跆拳道)学校;市区报刊都曾专题报道该项目开展情况。
更让人欣喜的是“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跆拳道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以礼始,以礼终。这是跆拳道的特色,也是大水坑小学孩子们的特点。不管是跆拳道课,还是其他课程;不管是升旗仪式,还是文艺汇演;不管是楼道内,还是校门口,孩子们始终做到彬彬有礼。他们不再是人们印象中村办小学的“放牛娃”,而是文明有礼的城市少年。每次评估,专家们都会由衷地说上一句,大水坑小学,名字土,可孩子洋气:文明有礼,落落大方。
更为可嘉的是孩子们的拼搏精神。大水坑小学的师生们至今难忘一幕:2008年2月25日,香港,九龙公园体育馆,亚洲城市金杯跆拳道锦标赛儿童男子组羽量级半决赛,馆外,春寒料峭;馆内,凝重而激越:“谢绮金,站起来!”“谢绮金,站起来!”在教练与同伴的叫喊声中,被身高腿长的对手以一记高段横踢击倒的谢绮金同学,一声呐喊,在擂台中顽强地站了起来;略一定神后,谢绮金继续作战,最终以一记横踢击中对方护甲,扳回2分;虽然最后他仅仅获得了铜牌,但他顽强的作风却给所有参赛选手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枝独秀不是春。在跆拳道项目稳步发展的同时,学校朝着体艺教学特色学校全面布局,先后创建国画、跳绳、乒乓球等特色项目。新荷国画社在区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得近500项奖励,《美术报》《书法报》《少儿书画报》及市区报刊杂志先后发表学生作品200余篇;《当代教育》以学生作品为2012年第10期全册配图。
人手一绳,新组建的跳绳项目如火如荼,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全校跳绳热。在龙华新区2015年校园NO.1比赛中,校跳绳队创造了6项区级跳绳纪录。300平方米的乒乓球馆如期落成,师生共练,成为学校独特的体育风景线。教职工乒乓队在福城办事处、龙华新区公共事业局举行的教职工比赛中均夺冠军。
与此同时,实践语文、活动数学、唱乐英语等学科特色日渐成型,以特色项目为先导,以学科特色、德育特色为主体的阳光教育特色化办学体系,正一步步展现。2015年5月承办深圳市教育局主办的市民走进身边的好学校活动,深圳市电视台、深圳特区报等多家媒体均对学校特色教育及社团活动进行了深度报道,展示学校阳光教育办学成果。
这是一则深圳市教育微信当时发的新闻报道:
深圳市督学张浩权校长肯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他说:每一次来大水坑小学,每次都有新的变化;这次来,学校变化更让我感到震惊、震撼。这次活动,我看到学校流淌的文化血液,流动的风暴中,是活泼孩子与鲜活的学校,反映出孩子们在学校快乐、学习快乐生活与朴实无华的教师队伍共同营造的学校内涵……
风正一帆悬,潮平两岸阔。大水坑小学阳光教育阔步前行,花开灿烂!2011年,学校接受深圳市办学水平评估,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深圳市广播体操标兵学校;2012年,学校被评为龙华新区德育示范学校;获评为深圳市阳光体育活动先进学校;2013年,学校被评为深圳市德育示范学校;获评为龙华新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被评为深圳市平安校园示范校;2015年,学校被评为深圳市体育传统项目(跆拳道)学校;深圳市教育局授予“市民走进身边的好学校”;2016年,学校被评为龙华新区体育工作特色学校(重点项目),同时被推荐参加省“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学校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