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视角下初中德育工作渗透路径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f13098900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早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德育的重要性也被提上教育日程。在德育发展创新过程中“以生为本”的理念逐渐形成,在深化德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生为本”这一理念提倡的是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以生为本;初中;德育
  我国教育体制在不断改革,德育工作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以生为本”就是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进行德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良好的德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未来发展中至关重要的能力。
  一、初中德育工作现状
  由于社会对升学率的过度关注,以及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有些教师没能充分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将德育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实际落实。在教学中仍然将教学任务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成绩上,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在进行德育工作时也没把学生当作是教育的主体,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德育中无法得到重视。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多,如果没有及时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就容易受到其它思想观念的影响,致使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
  二、在“以生为本”理念下进行德育的意义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让教育工作者重新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以成绩为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缺乏创新、思考的能力,缺乏社会经验,在未来进入社会是无法适应社会的环境。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理念的束缚,将学生作为德育的主体,重视学生德育,通过良好的德育提高学生思想水平,磨练学生的精神意志。
  三、“以生为本”视角下的初中德育工作渗透路径
  1.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发展
  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时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掘学生的兴趣爱好,重点发挥出每一位学生的优势,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符合新时代发展的德育工作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初中生的生理以及心理都处于发育阶段,此时的德育工作尤为重要。良好的德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这不仅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也让学生的心理受到了伤害。教师以生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与学生平等交流。从学习、生活等方面关心学生,真情实意地为学生着想。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确定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也不能不管不顾或言语伤害,以鼓励的方式激励学生学习。在日常工作中渗透德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教导学生正确对待差距
  我国地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悬殊,部分学生存在爱慕虚荣、喜爱与他人攀比的习惯,这种不良风气容易传播,尤其初中生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受到他人影响,这对学生的心态造成非常不利的后果。部分初中生贪慕虚荣,买昂贵的球鞋、衣服、电子产品等,而一些家庭较为贫苦的学生,也为了攀比,打肿脸充胖子,或者因家庭贫困而感到自卑,不愿与人交往,这将极大程度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此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应与他人攀比、追名逐利,消除学生生活、学习中的负面心理。
  3.开展多样化德育活动
  在给学生进行德育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例如,在“学雷锋月”时,笔者会带着学生到敬老院开展慰问老人的志愿者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助人为乐以及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在劳动节时,笔者会为学生开展“劳动最光荣”的演讲活动。在学生的演讲过程中渗透德育,让学生懂得珍惜粮食,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对抗赛,激发学生协作意识。多样化的德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性格,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
  4.制定相关制度保障德育工作渗透
  初中学生正处在思想行为快速形成的阶段,但他们极易受某些不良的思想行为的影响。在学校树立“以生为本”视角下的德育工作推进过程中,必须制定相关的制度作为保障,确保德育工作顺利开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学校有关部门应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制定德育工作实施的相关制度,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推进提供保障和支持,对教师的的德育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对学生的品德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督。制度内应包含明确的奖惩方案,正确或错误的行为分别对应何种条例何种奖惩,并在工作中严格地施行。制度制定完成后,学校应组织培训讲解,真正将制度宣贯给教师和学生,并开展相关的活动,加深教师和学生对制度内容的理解,提升教师德育工作的水平,促进学生的优良品德行为的养成,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德育工作的渗透,一方面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宣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需要教师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监督,发现学生存在违反德育相关制度的错误行为时,要及时制止,加以教育。同时,教育的时候要注意方式,以德育人,使得学生真正明白自己的错误,并在日后加以改正。因此,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作用是尤为重要的,制定合理有效的制度,并严格执行,奖惩并重,引导学生谨言慎行,提高道德水平,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5.教师以身作则做好德育工作渗透
  比起课堂上的教学,教师的言行举止会给学生带来更加深刻的影响作用。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会给学生的行为举止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所作所为决定着能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因此,想要提高学生的德育品质,教师更应该从自身做起,提高个人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言行一致,以德服人,展现人格魅力,发挥榜样的作用,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同时,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不断思考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与学生当前状态匹配,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学生犯错误时,以引导代替责骂,责骂不会改变已经犯错的事实,反而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也容易使得学生对老师产生抵触心理,使得德育工作进展缓慢,引导学生清楚认识自己的错误,在未来的学习中不断改进。同时,班主任还应该多鼓励学生发言,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观点,虚心接受学生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完善班级管理制度。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自发地向教师学习,听从教师的教导,提高德育的成效。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生為本”的德育理念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育观念,重视德育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个人职业素养的提升,尊重学生的心理,一言一行要得体大方,用个人魅力影响学生,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以德服人。在德育中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勇.以生为本视角下的初中德育工作渗透策略探讨[J].文渊(中学版),2019(1):66.
  [2]陈剑波.论“以生为本”视角下的高中德育工作管理[J].神州(上旬刊),2017(13):163.
其他文献
11月21日,人民研学网首届研学旅行创新与发展峰会在兰溪市诸葛镇诸葛村召开。2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兰溪,共探研学旅行未来路径,共商实践育人创新模式。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砚农,在首届研学创新与发展峰会致词。(以下为郑砚农发言摘录)  一、研学是一项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功在千秋的战略工程  直观理解研学,就是走出校门,在社会实践中学、在实物场景中学,这就使我想起了毛泽东著作《实践论
初中道法课担负着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使命,教好道法课,对初中学生良好的人格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培养,以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起着举足轻重的导向作用。在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是每位思政老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初二道法教师更是不例外。现行道法教科书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品质教育的内容,只要道法教师努力挖掘,并积极地收集相关的教材,适时地插入,使教学与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既教书
【摘要】 初中学段是学生正式接触物理学科的阶段,初中物理教师要重视物理演示实验,充分发挥教材中的小实验的作用,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以此来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不定期地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从而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实验教学;操作技能  所谓知识来源于生活,物理知识也是如此,大部分物理的理论知识都是从生活中的观察和
近几年,番禺区教育局启动了研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改革,通过教研带动,稳妥地开展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在改革试验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同时,新问题、新困惑也层出不穷。诸如:教研意识淡薄,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同级、不同级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师生负担加重。结合学校教学改革的实际,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科学方法,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凭借校本教学研究制度和课题组、教研组活动,紧紧抓住学科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开展有效教研探索实
【摘要】本文以小学数学计算专题教学为例,通过寻找生长点,将点连成线,从而形成“知识链”,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教师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思考,使之走向深度学习,通过引导知识生长点的寻求和延伸,培养学生的链式思维。通过对三年级学生的实验对比分析,有使用链式思维进行再创造教学的班级,其数学思维敏捷度明显提升,计算准而快,该班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链式思维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应用于计算专题教
【摘要】积累会让人受益无穷,一个注重积累的学生,他的脑海中就会有着丰富的知识,美好的词汇。写作时用上好词好句就会让作文多姿多彩,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不断积累,积累语言,积累生活素材。  【关键词】阅读;积累;实践;运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反复强调语文教学中的“积累”这一学习方式极其重要意义,要求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
【摘要】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因此,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教师的重点问题。所以,教师应在课堂内开展别样的德育工作,针对具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德育;管理策略;有效路径  小学德育管理不仅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还受到社会上其他人的关注。为此,教师应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新型的管
【摘要】数学在全世界受到广泛而深刻的重视,因为数学是问题解决的工具,是学业发展的基础,是思维开拓的钥匙。数学教育最重要的价值是培养和锻练人的数学思维能力。拥有数学思维可以通过观察、分析、研究,进而解决问题。它的突出特点是抽象化、形式化和邏辑性。数学思维可以分为基于感觉、感情、感性的合情推理,还有通过理性分析总结后的合理推论。  【关键词】数学;思维;价值;等级  从数学教育的意义开始,笔者将通过两
【摘要】根据农村小学小班化的特点,探索利用农村小班化的优势,创设教学情境,开展互动、开放的课堂教学研究,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情境 ;教学探究  当前,农村小学教育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因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缓慢,随迁子女越来越多,农村小学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小,小班化教学已是当前农村边
【摘要】疫情期间,笔者制作了科学系列微课《神奇的空气》,在制作及应用的过程中,有了很多的收获和思考。幼儿园科学活动借助微课的方式,打破了客观条件的局限性,充分发挥个别化教育的价值,促进自身专业技术的提升,笔者对微课如何更好地与传统教学相融合有了更多的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微课;思考;探索;感悟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把幼儿们欢快的脚步挡在了家门之内。相对封闭的空间、缺少玩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