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泗水县大棚西瓜年栽培面积达3000 hm2,但由于重茬带来的各种病害逐年加重,经济效益下降,制约了大棚西瓜进一步发展。为探索塑料大棚高效种植模式。笔者2005—2008年对大棚西瓜、韭菜1年2熟栽培模式进行了多点试验和示范。实践证明,塑料大棚西瓜一韭菜高效栽培模式,利用多膜覆盖、膜下渗灌和秸秆反应堆处理土壤等技术,调控好大棚内光照、温度、湿度、气体、土壤环境,并可抑制病害的发生,促进西瓜提早成熟,韭菜“春节”前上市,实现西瓜、韭菜1年2熟。西瓜喜强光高温,韭菜能耐低温,两者的根系分泌物能抑制对方病害的发生,并且需肥类型不同,这2种作物接茬能相互促进,可以连续多年连作生产。大棚西瓜、韭菜1年2熟栽培模式与对照相比,每667 m2投入2900元,纯收入13600元,投入少,产出高,茬口衔接合理,操作较易,实用性较强,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1 种植规格和茬口安排
大棚西瓜采取3膜覆盖保护栽培。大棚一般南北走向,宽12m,长60~80m,分4个种植带,每带种2行西瓜,小行距120 cm,株距60 cm。西瓜于元月上旬温室育苗,2月下旬定植,5月中下旬西瓜上市。西瓜收获后抓紧时间整地施肥播种韭菜,12月初韭菜叶片自然枯死后扣棚,“春节”前可上市。
2 西瓜栽培要点
2.1 品种选择
西瓜选用耐寒、抗病、商品性好的优质中早熟品种,如京欣2号、美纯三耐等;嫁接砧木选用长势强、耐低温性好的品种,如掘金龙、全能铁甲、青研砧木1号等。
2.2 适期育苗
1月上旬,利用加温小温室育西瓜苗。播前选晴好天气晒种1 d(天),浸种催芽。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搅拌至30℃后,浸种8~10 h(小时);捞出种子后,用清水冲洗几遍,搓去种皮黏液,晾去表皮水分,放置在25~30℃条件下变温催芽;种子露白后,播种到育苗盘中。播种后温度控制在28~30℃,待西瓜苗顶土至子叶展开,逐渐降温至20℃,培育壮苗。砧木比西瓜种晚1 d浸种,用温水浸泡3~4 h,捞出晾干,置25~30℃条件下催芽;芽长0.5~1cm时,播种至营养钵中,排放在苗床上。砧木苗宜采取变温管理。
2.3 嫁接苗管理
待砧木真叶出现至子叶完全展开、西瓜苗叶片平展即可嫁接,嫁接方法通常选用插接或劈接。幼苗嫁接后应立即放在小拱棚中,及时将棚盖好。嫁接后1~2 d,温度保持白天25~28℃,夜间不低于20℃;嫁接后3~6 d,温度保持白天24~26℃、夜间15~20℃。嫁接后第3天起开始通风,小拱棚内空气湿度控制在85%~95%,营养钵湿度过高时,可撒少量草木灰。嫁接后每天10:00~16:00,小拱棚外覆盖1层被单,以减弱光照,早晚可撤除覆盖物让嫁接苗接受散射光,3 d后逐渐增加见光时问,1周后可只在中午前后遮阳,10 d后转人正常管理。也可采用不遮阴的方法,把嫁接苗排放成畦,将地膜平放在嫁接苗上,利用地膜和其下的水珠保湿遮光保护苗子。这样1~2 d。在下午或阴天光照不强时揭膜通风换气排湿。苗龄40~65 d。西瓜4~6片叶时即可定植。
2.4 整地施肥
西瓜应用内置式秸秆反应堆技术栽培,此技术可使西瓜生长期10 crIl地温平均提高2℃,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抑制根结线虫和根腐病的发生。提高西瓜品质,促进早熟。韭菜收获第2茬后整地施肥,在种植行位置顺南北向挖1条宽130cm、深20 cm的沟,把提前准备好的秸秆(一般667m2需4000kg)填入沟内,铺匀,踏实,填放秸秆厚度30 cm,沟两头露出10 cm秸秆茬,以便进氧气。每667 m2用菌种6~8kg,疫苗2kg。按1 kg菌种拌20 kg麦麸、18 kg水的比例,将三者拌合均匀,堆积4~5 h后使用,疫苗处理方法同菌种。定植前10d,将拌好的菌种和100~150kg饼肥,均匀撒在秸秆上,再用铁锨轻拍1遍。让菌种漏下层一部分,覆土10 cm后,每667m2施磷酸二铵20kg、硫酸钾25kg,然后再覆土8~10 cm做畦,畦宽130 cm。定植前浇足水湿透秸秆,不要浇化学农药,禁冲杀菌剂,浇水后4~5 d及时打孔,用14号钢筋,每隔25em打1个孔,要求打到秸秆底部,若浇水后孔被堵死或盖地膜后还要再打孔,以利二氧化碳溢出。
2.5 适期定植
2月下旬当能确保棚内10 cm深土壤温度稳定在13℃以上,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8℃以上,凌晨最低气温不低于5℃时即可定植。在每个种植带上按行距120 cm、株距60 cm呈三角形打2行栽植穴,在2行穴中间铺设1行直径12mm的塑料滴灌管,于西瓜栽植穴处将滴灌管打孔,孔径3 mm,地头用三通将滴灌管连接引出棚外,然后覆盖地膜,并用14号钢筋每隔25 cm再打1个孔。定植时1个穴内放1把处理好的疫苗。与土壤掺匀形成栽植的穴坑,接着放苗,使掺匀疫苗的土盖严根系,覆土浇水,每穴0.5 kg,栽植要求在晴天上午完成。
2.6 田间管理
早春大棚西瓜的管理重点是运用综合农艺措施,增温保温,调控好棚内光照、温度、湿度、气体及土壤环境,确保形成适宜西瓜生长的棚内小气候。
2.6.1 缓苗期 定植后立即加盖小拱棚,扣好大棚膜,白天棚内气温要求控制在30℃左右,夜间温度要求保持15℃左右,不低于5℃。缓苗期间不浇水。
2.6.2 伸蔓期 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控制在12~20℃。浇水次数比常规栽培减少一半,浇水标准:表层土下抓一把土,能握成团不浇水,如不能握成团,应立即浇水。整枝采用3蔓整枝法,第1次压蔓应在蔓长40~50 cm时进行,以后每间隔4~6节再明压1次,压蔓时要使各条瓜蔓在田间均匀分布,主蔓、侧蔓都要压。坐果前要及时拔除田间杂草,及时抹除多余侧枝。除保留坐果节位瓜杈以外,其他全部抹除,坐果后根据长势调整抹权次数或掐顶尖。
2.6.3 开花坐果期 白天温度保持在30℃左右,夜间不低于15℃,此期应严格控制浇水,选留第3朵雌花,于每天上午9:00以前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温度低时,前1 d应把雄花取下,用干净的方便袋包好,放置在温度较高的室内以利散粉,次日授粉用。
2.6.4 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 棚内气温控制在35℃以下,但夜间温度不得低于18℃。在幼果鸡蛋大小开始褪毛时,应用滴灌管浇水并冲施膨瓜肥,每667 m2冲施尿素25 kg,硫酸钾复合肥20 kg。
2.7 病虫害防治
早春大棚西瓜由于运用秸秆反应堆和膜下渗灌技术,棚 内空气相对湿度小,加上秸秆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抗病微生物、拮抗病菌,从而减轻了病害,一般不用喷药防治:西瓜虫害主要是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
2.8 适期收获
5月中下旬,西瓜坐果后40~45 d、95%的瓜成熟后即可采收上市。西瓜收后及时清园,整地施肥,播种韭菜。
3 韭菜栽培要点
3.1 品种选择
韭菜宜选高产、抗病、休眠期短、耐低温萌发早的优质良种。如汉中冬韭、平韭4号等。
3.2 施肥播种
西瓜采收后,应抓紧整地施肥,每667m2施优质土杂肥4000 kg,磷酸二铵25 kg,硫酸钾复合肥50 kg,撒施于地面,然后深翻30 cm以上,耕平地面后做畦,畦面宽2 m。按行距10 cm、深1.5 cm足墒播种,力争一播全苗。出苗后发现缺苗要及时补种。由于播期较晚,应加大播种量,每667m2播种7~8kg,播种后到出苗前喷施33%除草通100~200 mL,以去除杂草。
3.3 肥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韭菜苗期生长较弱。要加强肥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经常保持畦面湿润,干旱时要浇水,遇大雨要及时排水。当苗高10~25 cm时追肥,每次667m2追施碳酸氢铵75 kg。韭菜病虫害主要有灰霉病、疫病、蚜虫、葱蓟马、韭蛆等,防治灰霉病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 d喷1次,连喷2~3次。蚜虫、葱蓟马和韭蛆成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始发期至盛发期7~10 d喷1次,连喷2~3次。
3.4 适时扣棚
韭菜出苗后,以长叶养根为主,此时不能割。12月初待韭菜叶片自然枯死后开始扣大棚。扣棚前将韭菜畦枯叶清除干净,浅耧露出韭菜假茎,促进早发。然后追肥,每667 m2开沟追施磷酸二铵25 kg、尿素25 kg、硫酸钾复合肥50 kg,用48%乐斯本乳油200~250mL顺根浇灌,以防韭蛆,地表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 g以消毒杀菌。12月下旬大棚内架小拱棚。随着温度的降低小拱棚外加盖草苫,并要做到早揭晚盖。
3.5 扣棚后的管理
韭菜扣棚后,抓紧提升棚内温度,白天保持28~30℃,夜间10~12℃,以促进韭菜尽快萌发新芽。韭菜生长期间不浇水、不追肥,防止湿度过大,感染病害。此期韭菜易感灰霉病和疫病,发病初期,晴天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喷雾,7~8 d喷1次,连喷2~3次。
3.6 适时收割
韭菜株高25~30 cm时即可收割,割前2~3 d浇足水。收割时以割到鳞茎上部3~5 cm黄色叶鞘处为宜,要边割边捆,及时包装,以保持韭菜的新鲜,防止韭菜失水萎蔫和遭受冻害。割后5 d,随浇水每667 m2冲施尿素7.5~10 kg。大棚韭菜割2茬后,及时耕翻,清洁田园,移栽西瓜。
4 效益比较
塑料大棚西瓜一韭菜高效栽培技术采用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多膜覆盖、膜下渗灌等先进技术,化肥、农药用量明显减少。一般每667 m2年平均投资2900元,产西瓜4455 kg,产韭菜3000 kg,年产值16500元,纯收入13600元,以纯作韭菜为对照,每667mz年投资2140元。产韭菜4000 kg,产值9000元,纯收入不过6860元。该栽培模式每667m2比对照增加纯收入4600元。
1 种植规格和茬口安排
大棚西瓜采取3膜覆盖保护栽培。大棚一般南北走向,宽12m,长60~80m,分4个种植带,每带种2行西瓜,小行距120 cm,株距60 cm。西瓜于元月上旬温室育苗,2月下旬定植,5月中下旬西瓜上市。西瓜收获后抓紧时间整地施肥播种韭菜,12月初韭菜叶片自然枯死后扣棚,“春节”前可上市。
2 西瓜栽培要点
2.1 品种选择
西瓜选用耐寒、抗病、商品性好的优质中早熟品种,如京欣2号、美纯三耐等;嫁接砧木选用长势强、耐低温性好的品种,如掘金龙、全能铁甲、青研砧木1号等。
2.2 适期育苗
1月上旬,利用加温小温室育西瓜苗。播前选晴好天气晒种1 d(天),浸种催芽。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搅拌至30℃后,浸种8~10 h(小时);捞出种子后,用清水冲洗几遍,搓去种皮黏液,晾去表皮水分,放置在25~30℃条件下变温催芽;种子露白后,播种到育苗盘中。播种后温度控制在28~30℃,待西瓜苗顶土至子叶展开,逐渐降温至20℃,培育壮苗。砧木比西瓜种晚1 d浸种,用温水浸泡3~4 h,捞出晾干,置25~30℃条件下催芽;芽长0.5~1cm时,播种至营养钵中,排放在苗床上。砧木苗宜采取变温管理。
2.3 嫁接苗管理
待砧木真叶出现至子叶完全展开、西瓜苗叶片平展即可嫁接,嫁接方法通常选用插接或劈接。幼苗嫁接后应立即放在小拱棚中,及时将棚盖好。嫁接后1~2 d,温度保持白天25~28℃,夜间不低于20℃;嫁接后3~6 d,温度保持白天24~26℃、夜间15~20℃。嫁接后第3天起开始通风,小拱棚内空气湿度控制在85%~95%,营养钵湿度过高时,可撒少量草木灰。嫁接后每天10:00~16:00,小拱棚外覆盖1层被单,以减弱光照,早晚可撤除覆盖物让嫁接苗接受散射光,3 d后逐渐增加见光时问,1周后可只在中午前后遮阳,10 d后转人正常管理。也可采用不遮阴的方法,把嫁接苗排放成畦,将地膜平放在嫁接苗上,利用地膜和其下的水珠保湿遮光保护苗子。这样1~2 d。在下午或阴天光照不强时揭膜通风换气排湿。苗龄40~65 d。西瓜4~6片叶时即可定植。
2.4 整地施肥
西瓜应用内置式秸秆反应堆技术栽培,此技术可使西瓜生长期10 crIl地温平均提高2℃,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抑制根结线虫和根腐病的发生。提高西瓜品质,促进早熟。韭菜收获第2茬后整地施肥,在种植行位置顺南北向挖1条宽130cm、深20 cm的沟,把提前准备好的秸秆(一般667m2需4000kg)填入沟内,铺匀,踏实,填放秸秆厚度30 cm,沟两头露出10 cm秸秆茬,以便进氧气。每667 m2用菌种6~8kg,疫苗2kg。按1 kg菌种拌20 kg麦麸、18 kg水的比例,将三者拌合均匀,堆积4~5 h后使用,疫苗处理方法同菌种。定植前10d,将拌好的菌种和100~150kg饼肥,均匀撒在秸秆上,再用铁锨轻拍1遍。让菌种漏下层一部分,覆土10 cm后,每667m2施磷酸二铵20kg、硫酸钾25kg,然后再覆土8~10 cm做畦,畦宽130 cm。定植前浇足水湿透秸秆,不要浇化学农药,禁冲杀菌剂,浇水后4~5 d及时打孔,用14号钢筋,每隔25em打1个孔,要求打到秸秆底部,若浇水后孔被堵死或盖地膜后还要再打孔,以利二氧化碳溢出。
2.5 适期定植
2月下旬当能确保棚内10 cm深土壤温度稳定在13℃以上,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8℃以上,凌晨最低气温不低于5℃时即可定植。在每个种植带上按行距120 cm、株距60 cm呈三角形打2行栽植穴,在2行穴中间铺设1行直径12mm的塑料滴灌管,于西瓜栽植穴处将滴灌管打孔,孔径3 mm,地头用三通将滴灌管连接引出棚外,然后覆盖地膜,并用14号钢筋每隔25 cm再打1个孔。定植时1个穴内放1把处理好的疫苗。与土壤掺匀形成栽植的穴坑,接着放苗,使掺匀疫苗的土盖严根系,覆土浇水,每穴0.5 kg,栽植要求在晴天上午完成。
2.6 田间管理
早春大棚西瓜的管理重点是运用综合农艺措施,增温保温,调控好棚内光照、温度、湿度、气体及土壤环境,确保形成适宜西瓜生长的棚内小气候。
2.6.1 缓苗期 定植后立即加盖小拱棚,扣好大棚膜,白天棚内气温要求控制在30℃左右,夜间温度要求保持15℃左右,不低于5℃。缓苗期间不浇水。
2.6.2 伸蔓期 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控制在12~20℃。浇水次数比常规栽培减少一半,浇水标准:表层土下抓一把土,能握成团不浇水,如不能握成团,应立即浇水。整枝采用3蔓整枝法,第1次压蔓应在蔓长40~50 cm时进行,以后每间隔4~6节再明压1次,压蔓时要使各条瓜蔓在田间均匀分布,主蔓、侧蔓都要压。坐果前要及时拔除田间杂草,及时抹除多余侧枝。除保留坐果节位瓜杈以外,其他全部抹除,坐果后根据长势调整抹权次数或掐顶尖。
2.6.3 开花坐果期 白天温度保持在30℃左右,夜间不低于15℃,此期应严格控制浇水,选留第3朵雌花,于每天上午9:00以前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温度低时,前1 d应把雄花取下,用干净的方便袋包好,放置在温度较高的室内以利散粉,次日授粉用。
2.6.4 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 棚内气温控制在35℃以下,但夜间温度不得低于18℃。在幼果鸡蛋大小开始褪毛时,应用滴灌管浇水并冲施膨瓜肥,每667 m2冲施尿素25 kg,硫酸钾复合肥20 kg。
2.7 病虫害防治
早春大棚西瓜由于运用秸秆反应堆和膜下渗灌技术,棚 内空气相对湿度小,加上秸秆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抗病微生物、拮抗病菌,从而减轻了病害,一般不用喷药防治:西瓜虫害主要是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
2.8 适期收获
5月中下旬,西瓜坐果后40~45 d、95%的瓜成熟后即可采收上市。西瓜收后及时清园,整地施肥,播种韭菜。
3 韭菜栽培要点
3.1 品种选择
韭菜宜选高产、抗病、休眠期短、耐低温萌发早的优质良种。如汉中冬韭、平韭4号等。
3.2 施肥播种
西瓜采收后,应抓紧整地施肥,每667m2施优质土杂肥4000 kg,磷酸二铵25 kg,硫酸钾复合肥50 kg,撒施于地面,然后深翻30 cm以上,耕平地面后做畦,畦面宽2 m。按行距10 cm、深1.5 cm足墒播种,力争一播全苗。出苗后发现缺苗要及时补种。由于播期较晚,应加大播种量,每667m2播种7~8kg,播种后到出苗前喷施33%除草通100~200 mL,以去除杂草。
3.3 肥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韭菜苗期生长较弱。要加强肥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经常保持畦面湿润,干旱时要浇水,遇大雨要及时排水。当苗高10~25 cm时追肥,每次667m2追施碳酸氢铵75 kg。韭菜病虫害主要有灰霉病、疫病、蚜虫、葱蓟马、韭蛆等,防治灰霉病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 d喷1次,连喷2~3次。蚜虫、葱蓟马和韭蛆成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始发期至盛发期7~10 d喷1次,连喷2~3次。
3.4 适时扣棚
韭菜出苗后,以长叶养根为主,此时不能割。12月初待韭菜叶片自然枯死后开始扣大棚。扣棚前将韭菜畦枯叶清除干净,浅耧露出韭菜假茎,促进早发。然后追肥,每667 m2开沟追施磷酸二铵25 kg、尿素25 kg、硫酸钾复合肥50 kg,用48%乐斯本乳油200~250mL顺根浇灌,以防韭蛆,地表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 g以消毒杀菌。12月下旬大棚内架小拱棚。随着温度的降低小拱棚外加盖草苫,并要做到早揭晚盖。
3.5 扣棚后的管理
韭菜扣棚后,抓紧提升棚内温度,白天保持28~30℃,夜间10~12℃,以促进韭菜尽快萌发新芽。韭菜生长期间不浇水、不追肥,防止湿度过大,感染病害。此期韭菜易感灰霉病和疫病,发病初期,晴天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喷雾,7~8 d喷1次,连喷2~3次。
3.6 适时收割
韭菜株高25~30 cm时即可收割,割前2~3 d浇足水。收割时以割到鳞茎上部3~5 cm黄色叶鞘处为宜,要边割边捆,及时包装,以保持韭菜的新鲜,防止韭菜失水萎蔫和遭受冻害。割后5 d,随浇水每667 m2冲施尿素7.5~10 kg。大棚韭菜割2茬后,及时耕翻,清洁田园,移栽西瓜。
4 效益比较
塑料大棚西瓜一韭菜高效栽培技术采用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多膜覆盖、膜下渗灌等先进技术,化肥、农药用量明显减少。一般每667 m2年平均投资2900元,产西瓜4455 kg,产韭菜3000 kg,年产值16500元,纯收入13600元,以纯作韭菜为对照,每667mz年投资2140元。产韭菜4000 kg,产值9000元,纯收入不过6860元。该栽培模式每667m2比对照增加纯收入4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