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林业科学化建设已经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中逐步的体现出来,通过现代技术和标准化管理的应用,解决了森林管理中的资源浪费为问题、疫情灾情问题,以及最终的可持续建设问题。其中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管理是现代化森林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科学化管理的重要体现。文章对现阶段我国的林业植物检疫标准现状做出了分析,并针对完善意見,提出了新时期的林业检疫展望。相关森林管理技术人员和科技人员要能够根据现状制定出及时有效的标准。
关键词:林业建设;植物检疫;标准化;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对森林工程建设的重视,在较多管理细节中逐步的而加大的资金的支持、技术的投入,以及工程机械的使用。在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管理中,植物检疫对于林业安全管理和持续性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对于植物检疫标准化的建立在早期就进行了相关条例的办法,并制约了相关管理人员的技术操作,为森林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做出了实际的应用意义。
一、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现状
1、林业植物检疫体系框架已初见端倪
我国制定并公布的林业植物检疫方面的标准共4项(包括正在修订的标准1项),其中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项;正在制定的标准28项,其中国家标准27项,行业标准1项。这些标准涉及了林业植物检疫领域的检疫检验技术、除害处理、检疫性有害生物根除、检疫管理等多个方面,林业植物检疫标准体系框架已现雏形。
2、建立了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机构
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林业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林业植物检疫分委会)正式成立。这是林业植物检疫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从此有了自己的组织机构。这是从事全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工作的组织,负责全国植物检疫专业技术领域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1、林业检疫工作的起步发展较晚
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实施与经济建设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也是我国此类林业管理发展较晚的主要原因。在以往的经济建设中,人们从事的社会生产水平较低,对于林业资源的利用有限,并没有重视林业资源的管理,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近几年的市场和国际环境中,树木的利用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人们意识到了森林资源、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迫切需要林业资源环境的科学管理,林业植物检疫工作作为目前的森林管理内容,是在长期的投资管理中和应用中发展起来的。
2、检疫标准与实际应用不协调发展
由于我国的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起步时间较晚,针对我国的目前发展现状,对于林业的分布情况、环境变化、植物的疫情分布和种类识别等,都有的内容需要相关科技人员去了解,在根据我国的林业植物疫病现状,做出合理化的标准。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往往在检疫标准下达时,检疫内容和指标已经相矛盾,不能够在及时的环境中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
3、林业植物检疫急需现代化技术支持
我国的林业植物检疫存在在严重的不完善性和不及时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弥补这一完善发展计划。随着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建立,通过各地方建立信息公共平台,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在平台上掌握最新的林业植物疫病的发展动态,再制定出标砖的检疫指标等。但是,现阶段我国森林建设还不够完善,较多偏远地区还没有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
4、标准化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工作举步维艰
当前,国家下达的每项标准制修定经费明显不足,有时甚至连基本的标准调研所需经费也无法满足,很难保证标准制修订的质量。此外,植物检疫标准的实施、宣传工作的经费也无任何来源,相关工作几乎为空白。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加快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的建议与对策
1、尽快建立和完善林业植物检疫标准体系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体系应是在一定范围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系列林业植物检疫领域内标准的集合体,它是按照“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原理,以国际先进标准为参照,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将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全过程纳入标准化轨道上来。因此,我国林业植物检疫部门应根据植物检疫工作的实际情况,尽快构建包括基础标准、检疫检验技术标准、除害处理技术标准、风险分析及管理等内容的林业植物检疫体系框架,并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有计划地制定标准项目的规划,逐步建立起科学完整、层次分明、具有前瞻性、开放性的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体系,并在“体系”这一纲的规范下,科学、系统地开展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制修订工作。
2、进一步加大标准的制修订力度和标准公布进程
要针对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起步晚,标准数量少等突出问题,全面加快标准的制修订速度,着力解决当前制修订速度慢、标龄老化的问题,改变标准数量少,种类分布不均的现状。应重点应开展基础类、检疫检验技术、除害处理技术、检疫管理等一些急需标准的制修订,以满足当前林业植物检疫工作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加快标准公布的速度,以发挥这些标准在控制有害生物扩散蔓延中的作用。
3、建立林业植物检疫标准数据库,实现标准
管理的网络化,提高标准使用率可利用林业植物检疫分委会挂靠单位的信息网络资源,建立林业植物检疫标准数据库,逐步实现标准服务的网络化,使标准使用者能查得到、找得准、用得上标准,以进一步推动标准的普及,为全社会提供及时、准确、高效、权威、便捷的标准信息服务;在经费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建立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实现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制修订项目的网上申报和信息反馈,优化标准制修订程序,提高标准化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
4、充分发挥林业植物检疫分委会的作用,加快标准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通过分委会组织培训等方式,吸收一些学习意识强、服务意识强、思想意识超前、专业技术扎实、业务和外语水平高的林业植物检疫领域的工作人员及相关专家加入到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中来,使其成为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主力军。
5、加大采标工作力度,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和交流活动
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应积极采用当前林业植物检疫工作中急需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加快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向国内标准的转化,提高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水平。同时还应加强与国际组织及区域化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组织等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植物检疫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结论:要充分利用报纸、新闻媒体、互联网、培训班等形式进行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的宣传和引导,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和掌握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的知识。同时,还要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千方百计地扩大经费渠道,促进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的建立。
参考文献:
[1] 王永良,刘仁义.议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01).
[2] 刘国伟.谈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作用和重要性[J].民营科技,2011(03).
关键词:林业建设;植物检疫;标准化;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对森林工程建设的重视,在较多管理细节中逐步的而加大的资金的支持、技术的投入,以及工程机械的使用。在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管理中,植物检疫对于林业安全管理和持续性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对于植物检疫标准化的建立在早期就进行了相关条例的办法,并制约了相关管理人员的技术操作,为森林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做出了实际的应用意义。
一、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现状
1、林业植物检疫体系框架已初见端倪
我国制定并公布的林业植物检疫方面的标准共4项(包括正在修订的标准1项),其中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项;正在制定的标准28项,其中国家标准27项,行业标准1项。这些标准涉及了林业植物检疫领域的检疫检验技术、除害处理、检疫性有害生物根除、检疫管理等多个方面,林业植物检疫标准体系框架已现雏形。
2、建立了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机构
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林业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林业植物检疫分委会)正式成立。这是林业植物检疫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从此有了自己的组织机构。这是从事全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工作的组织,负责全国植物检疫专业技术领域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1、林业检疫工作的起步发展较晚
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实施与经济建设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也是我国此类林业管理发展较晚的主要原因。在以往的经济建设中,人们从事的社会生产水平较低,对于林业资源的利用有限,并没有重视林业资源的管理,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近几年的市场和国际环境中,树木的利用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人们意识到了森林资源、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迫切需要林业资源环境的科学管理,林业植物检疫工作作为目前的森林管理内容,是在长期的投资管理中和应用中发展起来的。
2、检疫标准与实际应用不协调发展
由于我国的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起步时间较晚,针对我国的目前发展现状,对于林业的分布情况、环境变化、植物的疫情分布和种类识别等,都有的内容需要相关科技人员去了解,在根据我国的林业植物疫病现状,做出合理化的标准。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往往在检疫标准下达时,检疫内容和指标已经相矛盾,不能够在及时的环境中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
3、林业植物检疫急需现代化技术支持
我国的林业植物检疫存在在严重的不完善性和不及时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弥补这一完善发展计划。随着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建立,通过各地方建立信息公共平台,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在平台上掌握最新的林业植物疫病的发展动态,再制定出标砖的检疫指标等。但是,现阶段我国森林建设还不够完善,较多偏远地区还没有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
4、标准化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工作举步维艰
当前,国家下达的每项标准制修定经费明显不足,有时甚至连基本的标准调研所需经费也无法满足,很难保证标准制修订的质量。此外,植物检疫标准的实施、宣传工作的经费也无任何来源,相关工作几乎为空白。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加快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的建议与对策
1、尽快建立和完善林业植物检疫标准体系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体系应是在一定范围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系列林业植物检疫领域内标准的集合体,它是按照“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原理,以国际先进标准为参照,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将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全过程纳入标准化轨道上来。因此,我国林业植物检疫部门应根据植物检疫工作的实际情况,尽快构建包括基础标准、检疫检验技术标准、除害处理技术标准、风险分析及管理等内容的林业植物检疫体系框架,并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有计划地制定标准项目的规划,逐步建立起科学完整、层次分明、具有前瞻性、开放性的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体系,并在“体系”这一纲的规范下,科学、系统地开展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制修订工作。
2、进一步加大标准的制修订力度和标准公布进程
要针对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起步晚,标准数量少等突出问题,全面加快标准的制修订速度,着力解决当前制修订速度慢、标龄老化的问题,改变标准数量少,种类分布不均的现状。应重点应开展基础类、检疫检验技术、除害处理技术、检疫管理等一些急需标准的制修订,以满足当前林业植物检疫工作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加快标准公布的速度,以发挥这些标准在控制有害生物扩散蔓延中的作用。
3、建立林业植物检疫标准数据库,实现标准
管理的网络化,提高标准使用率可利用林业植物检疫分委会挂靠单位的信息网络资源,建立林业植物检疫标准数据库,逐步实现标准服务的网络化,使标准使用者能查得到、找得准、用得上标准,以进一步推动标准的普及,为全社会提供及时、准确、高效、权威、便捷的标准信息服务;在经费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建立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实现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制修订项目的网上申报和信息反馈,优化标准制修订程序,提高标准化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
4、充分发挥林业植物检疫分委会的作用,加快标准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通过分委会组织培训等方式,吸收一些学习意识强、服务意识强、思想意识超前、专业技术扎实、业务和外语水平高的林业植物检疫领域的工作人员及相关专家加入到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中来,使其成为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主力军。
5、加大采标工作力度,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和交流活动
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应积极采用当前林业植物检疫工作中急需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加快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向国内标准的转化,提高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水平。同时还应加强与国际组织及区域化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组织等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植物检疫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结论:要充分利用报纸、新闻媒体、互联网、培训班等形式进行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的宣传和引导,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和掌握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的知识。同时,还要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千方百计地扩大经费渠道,促进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的建立。
参考文献:
[1] 王永良,刘仁义.议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01).
[2] 刘国伟.谈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作用和重要性[J].民营科技,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