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前显性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基因突变研究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mo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Ⅶ型胶原基因(COL7A1)在胫前显性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DEB-Pt)发病中的意义。

方法

收集中国汉族1例DDEB-Pt散发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和100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标本,用改良盐析法提取外周静脉血中的基因组DNA,通过PCR反应扩增和测序进行序列分析。

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COL7A1基因73号外显子的第6109位碱基鸟嘌呤(G)转化为腺嘌呤(A),使得三螺旋区第2037位密码子由GCT变成ACT,编码氨基酸由甘氨酸(Gly)变为精氨酸(Arg),即c.G6109A(p.Gly2037Arg)甘氨酸替换突变。

结论

COL7A1基因甘氨酸替换突变为致病性突变,是一新发突变。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长脉冲1064 nm Nd: YAG激光治疗婴儿血管瘤的临床效果和特点。方法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接受1064 nm Nd :YAG激光治疗的资料完整的婴儿血管瘤病例共794例(900处血管瘤),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血管瘤发生时间、病程、类型、位置、面积、并发症及治疗结果。不同性别间的疗效比较采用两组秩和检验;不同疗效患儿的年龄和血管瘤的面积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
目的探讨中国红斑狼疮(LE)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从中国人群LE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LEMCSC)中获得数据,以统一标准纳入样本及收集临床资料。用EpiData 3.1录入数据和SPSS 18.0统计数据。结果共有1 006例LE患者(女性87.6%)纳入分析,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887例(女性89.9%),无内脏系统受累的皮肤型红斑狼疮(CLE) 119例(女性70.6%)。SLE患者各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膜重组蛋白Tpp47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影响的调控机制。方法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构建细胞单层模型,重组蛋白Tpp47(rTpp47)直接与HUVEC单层模型混合培养,或RhoA/ROCK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Y-27632预处理后再用rTpp47刺激HUVEC单层模型,以煮沸灭活的rTpp47处理HUVEC单层模型为阴性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各组培养1、4 h时辣根
目的了解2,4-二氯-5-甲基嘧啶(DCP)致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特征,探讨治疗方法及防护措施。方法对2,4-二氯-5-甲基嘧啶致接触性皮炎的64例患者进行分析。参与企业防护措施的持续改进。结果64例患者均在接触DCP后1~ 12 min,平均7 min发病。皮损发生于DCP接触部位,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10例出现水疱,皮损面积58~5 600 cm2。48例自觉灼痛,16例自觉瘙痒。4例头痛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