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原则下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途径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be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因材施教成了新时期教学模式中的主要原则,而分层教学法则成为因材施教原则下的主要教学手段。因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起步较晚,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力度有所欠缺,所以小班制的推广工作还比较迟缓,每个班级的人数较多,学习水平也有所差异。分层教学法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教学背景下的最佳教学模式。文章以中学羽毛球教学为例,对因材施教原则下实施分层教学法的必要性和途径加以分析和研究,希望有助于中学羽毛球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法;必要性;实施途径
  一、分层教学法实施的必要性
  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比较差。差距较大的情况可能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因此,对中学生的教学必须要分层进行,逐步地激发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来推动教學进程,不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还能够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接受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对学生差异性的尊重。由于家庭教育和基础知识的差异,学生的学习信心会受到影响。如果采取相同的教学模式,就有可能破坏学生的学习信心,而分层教学法能够给学生提供上升的平台,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竞争意识,可谓一举两得。
  二、因材施教原则下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途径
  1.羽毛球教师要从传授者向引导者转变
  在新课改环境下,最大的改变就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要尽快从传授者向引导者转变。提高教学水平最有效的方法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羽毛球教师要进行角色的转变,要将对学生学习羽毛球兴趣爱好的培养取代之前简单的羽毛球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将羽毛球运动对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反应能力的提高等一系列优点向学生传递。学生在羽毛球学习过程中加以印证,从而提高对羽毛球的全面认识,真正改变和升华对羽毛球课程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学习羽毛球的兴趣。中学生相对而言课外活动时间较多,练习羽毛球的时间也较多,因此,教师要适当地开展有关活动加深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喜爱,通过一定的精神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竞争意识,并促进学生羽毛球水平的提高。
  2.加强分层教学目标的制订
  分层教学法的基础就是根据学生的羽毛球掌握程度划分不同的教学组别和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羽毛球水平的了解和掌握,可以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方面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学生进行分层划分,确保每一个教学组别内中学生的羽毛球水平差距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然后根据各个组别学生的羽毛球水平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设置最低标准和最高标准;最后设置定期考核,对低于最低标准的学生划分至上一层次组别,而通过最高标准的学生则进入下一层次组别,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羽毛球的激情和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在竞争中提高羽毛球水平。
  3.提高不同层次组别之间的互动水平
  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较差,因此过度的分层教学很有可能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师必须在进行分层教学模式时提高不同层次组别之间的互动水平,使学生在保持学习羽毛球热情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地推动羽毛球水平的提高。第一,教师在分层教学开始前,要详细地向学生说明分层教学法的必要性和目的,鼓励学生理性地面对这种教学模式;第二,要定期开展相近组别之间的交流活动,通过羽毛球双打之间的学员交叉,加强不同组别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且巩固学生之间的友谊;第三,可以举办羽毛球对打比赛,让羽毛球水平较差的学生与水平较好的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提高他们的羽毛球水平。
  三、结语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继续深入,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必将持续普及,而分层教学法也会随之推广,作为中学生体育运动中重要运动之一的羽毛球,是我国中学生的重要课外运动。因此,在中学羽毛球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严格把握好分层教学法的界限,有序地提高学生羽毛球水平,达成分层教学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 哲.北京市羽毛球传统校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的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5.
  [2]刘 伟.美国运动员培养模式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1).
  (作者单位:易建军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江 华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每个人的一生要接受三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文章从拉近心理距离、给孩子安全感、提高孩子自信心三个方面提出家长与孩子相处之道。  关键词:家庭教育;青春期孩子;亲子关系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8)33-0031-01  一、理解、尊重,拉近心理距离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上中学后
摘 要:转化思想是数学思想的核心,其运用非常广泛,不仅是数学知识更高层次的抽象与概括,还迁移和应用于相关的学科与社会生活。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中蕴含的转化思想,使隐藏在系统知识背后的零散的思想方法明朗化,培养学生转化的思想以及自觉运用转化的意识,逐渐从转化的角度去学习新知识,分析新问题,提高思维宽度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应变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转化思想;思维;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
2016年是工作的第十个年头,从教十载,停下脚步,再回首,刚工作时的稚嫩已经不在,可是又时常觉得自己还没有那么透彻。如果能回到过去,早点发现存在的细微问题,也许事情就能朝着顺利的方向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也能得到更好的保证。所以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敏锐、细致,是不可或缺甚至是起决定作用的。  一、班主任的细致管理在于能管未发之事  2016年下半年的这一学期,我担任初一(1)班的班主任,本着严谨的带班
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与推进的主战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巧妙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启发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让自己的课堂充满趣味,让孩子们爱上语文课,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语文,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  一、有趣课堂,学生想学  成功的、富有激情的、紧扣儿童心理特点的课堂导语,
摘 要:数学概念是对现实形象的抽象概括。学好基本概念能为学生后续理解掌握各种理论技能奠定根基,加强培养他们在实际问题中量化建模的能力,为未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文章以公开课“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为例,从备课预习、课题导入、主题教学、小结辅导四个方面试论高数概念课的教学。  关键词:高等数学;技工院校;微分方程;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0-11  作者
研究课题:“235”课堂教学模式与“捆绑式”学习小组。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要求,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转变教学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分注重接受性学习,偏重机械训练和死记硬背,它反映的是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教师中心的传统教学观,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其终极目标是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新课程所倡导的则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摘 要:作家巴金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犹如房子的地基,想要建筑高楼大厦,就要打造坚定牢固的基石;想要收获成功的人生,就要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个人的好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后天成长中慢慢养成的。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大,各种行为习惯容易养成也容易改变,坚持反复不断地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要想改变过来就不容易。因此,从一入学就要有所
摘 要: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力量,必须不断加强责任意识;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领路人,必须不断提高师德修养;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必须扮好“严父慈母”的角色。文章从五个方面分享了作者班主任工作的心得与体会,以供参考。  关键词:潜心学习;摸清情况;以身作则;关爱学生;挖掘潜能  一、潜心学习,提高水平  刚刚担任班主任的那一年,我对班主任工作一无所知,不知从何下手,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地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非常重视写字教学,把它作为低年级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将写字教学贯穿于低年级语文教学课堂中,让学生认认真真写字,踏踏实实做人,这是每一个低年级语文老师的职责。让汉字的美在孩子的笔尖流淌,让中华民族悠久熏香的文化韵味在心底弥散。  一、激发兴趣,撒下美的种子  1.故事激趣  爱听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通过讲一些通俗易懂的故事,让学生在听中有所感悟、有所启迪
摘 要:文明校园创建是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扎实有效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文章从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思想道德教育、活动阵地建设、教师队伍培养、校园文化与环境建设方面总结学校文明校园建设的探索实践与经验,为学校持续开展文明校园建设,并以此促进学校发展提供实践借鉴。  关键词:文明校园;德育渗透;阵地建设;文化引领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