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时代下“深度伪造”科技风险与应对模式

来源 :中国电信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t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革命推动着人类社会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科技双刃效应也日益凸显。2017年"深度伪造"(Deepfake)横空出世,从"AI换脸"到语音、图像、视频等数字内容系统性伪造,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侵犯公民人身财产权利、扰乱社会秩序以及侵犯商业信誉等现象层出不穷。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诞生,其中第1019条、1023条对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方式侵犯公民肖像权、声音权行为的违法性进行确认,成为《民法典》与时俱进的重要表征,也是全世界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教材编写建议”提到:数学文化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应渗透在整套教材中.教材可适时地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包括数学在社会和自然中的应
目的 :研究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效果。方法 :选择张家港市中医医院外一科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接受开腹
谐音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谐音是利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或词来加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法,其增添了情感韵味,也提高了生活乐趣。中国人对谐音的表达乐此不疲,并且将其付诸于具态实物,譬如在紫砂壶创作领域,艺人通常将与所要表达的情感意境相谐音的事物,以壶艺的形式设计制作出来,或通过巧妙的命名来传递内涵宗旨.以此达到作品的整体艺术和人文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紫砂壶